這27門課程包含面極廣,有些還是他根本沒聽說過的,比如《星艦與星際航行理論》,簡直讓人莫名其妙。
吳明宇開始不知道厲害,給自己選下六門課程,就是這六門學習課程,把他折磨的疲憊不堪。
好在全部都是漢語學習,而他本人也頗有毅力,支撐到現在仍然勉強跟上,沒有掉隊或是選擇減課。
“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了,訓練的怎麼樣?”
負責人是楊柳與蔣蓉,如今她們已是樂康陣營,徹底為樂康做事。
“表現都很不錯,那些身體最孱弱的,現在也能適應訓練,完全跟上進度。”
“只不過……”楊柳有些苦惱地說,“在課程的學習上,差距是越來越大。”
整個訓練基地共有6000人,將來會分成四個團體,其中有2276人來自錦繡集團,有1781人是錦繡集團客戶,剩餘的都是軍方提供的人。
我們做過具體統計,集團原本的員工最優秀,平均每人可以同時學習九門課程,而剩下的那些人,平均五門課程就感到吃力。
“沒關系,課程學習急不得。”
樂康對此毫不在意,能者就往上拉,那些跟不上步伐的,集團也有留有別的位置。
訓練基地的這些人,是集團的武力基礎,之所以讓他們努力學習,是要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
以後組建太空軍,將會從這些人裡選拔,在冰冷浩瀚的宇宙中,個人武力毫無作用,最需要的是智慧。
除此之外,只有軍事兵法,以及相應的新戰術,能夠派上用場。
而這些東西,本身也是智慧的體現。
“軍方過來的人,有表現特別優秀的嗎?”
“有,而且不少!”蔣蓉稍稍思索片刻,而後對道:“遠遠超出平均水平的,大概有三十幾個人。”
“最厲害的叫馮佑夏,他出身軍人世家,正在同時學習十六門課程。”
“不過在來之前,他本就是薊大的高材生。”
“他的忠誠度能保證嗎?”樂康很關心這個問題,出身特殊又極有能力,這樣的人處理起來最麻煩。
不重用純屬是浪費,可要大用的話,又怕他立場不穩定,關鍵時刻於己不利。
“現在不好說”楊柳與蔣蓉對視一眼,“但如果知道我們在幹什麼,那肯定就沒問題。”
“而且據我發現,他似乎已經有所猜測,只是不敢相信而已。”
道:“那就好,不同的人要注意區別對待,可以適當的透露些資訊。”
“總之,在訓練與學習的過程中,你們可以視具體情況,使用不同的應對方式。”
他又開口問道:“截至目前位置,有沒有人受不了,想要放棄退出的?”
“這樣的人還沒有。”蔣蓉刻意關注過這個問題,她對道:“後悔來這裡的,倒是不在少數。”
“他們主要是覺得,學習課程太痛苦,但想要放棄的卻沒有。”
“集團的那套系統,看來篩人挺準的嘛。”
李薇十分滿意的插言道,蔣蓉說的並不矛盾,後悔來這裡,與加入後不願退出,完全不沖突。
“知難而退”是人的本性,可“只要開始做,就必須做完做好”也是部分人的天性。
當初樂康選人時,除開滿足其他條件之外,要的就是這樣的人。
假如來此之前,他們知道要做什麼,或許會直接認慫不參加。
而現在已經被關在這裡,他們就必定想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