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既然磁軌裝置已經研發完成,那麼再下一步,就是等離子武器的試驗。
除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之外,人們通常認為物質有四態,它們分別是:固態,液態,氣態,等離子態。
等離子態又叫“超氣態”,也有人稱它為“電漿”,比如人們看到的極光,就屬於大自然的等離子體。
所謂等離子武器,則是利用鐳射裝置,把重氫氘)加熱成等離子態,屆時,它將擁有幾百萬度高溫。
然後透過軌道的電磁力,把這團帶電的高溫等離子,包裹成球狀高速發射出去。
楊受辰在設計磁軌裝置時,就把它也一併考慮進去,錦繡集團鐳射技術先進,實現難度並不高。
鯤鵬上的十九門磁軌炮,既可以發射高動能固態彈頭,也可以發射等離子態熱能彈頭。
因為是靠熱能摧毀目標,這種等離子武器與鐳射武器相同,只適合於太空作戰,或者在大氣層裡近距離作戰。
如今鯤鵬已經完成主體設計,它遵照“天圓地方”陰陽學說,是個上圓下方的圓盤。
這個巨大的圓盤,由99塊可拆卸的部份組成,整體直徑為5000米,高399米。
它的整體結構十分合理,不同的系統佈局精妙,空間佔用設計完美,不論任何系統與裝置,可隨時任意改進或更換。
鯤鵬的外殼非常厚實,是由純“乾”與純“坤”做成,用39.9厘米的“乾”層與“坤”層相互交疊,每種各有五層。
因為以後會有坤合金面世,所以外殼的最外層,用的材料是坤。
一旦鯤鵬初步完工,在整個地球上,將再也沒有能夠威脅到它的勢力。
即便把地球毀掉,無論動用什麼手段,不管高熱高寒,還是高動能高腐蝕,又或者是高輻射,都不能傷害它分毫。
別說地球上做不到,就是已知的科幻作品中,在現有的物理規則下,都沒有武器可以傷到它。
鯤鵬唯一懼怕的,是高動能的純“乾”彈頭。
只要被它擊中,貼近彈頭的“坤”外層就會改變特性,熔點瞬間下降,降低到5000攝氏度。
只要動能足夠大,打過來的乾彈頭,正好透過摩擦産生的高溫,將被自己改變特性的“坤”外層擊穿。
當然,這顆高動能彈頭,也僅僅只能擊穿最表面,那39.9厘米的坤外層而已。
設計者們早就考慮到這點,才會使用乾與坤疊加,假如表層坤外層被擊穿,後面等著彈頭的,又是一層39.9厘米的乾層。
想要繼續擊破,只能對準破損的同一點,換上坤彈頭再打,而且還要換個大點的坤彈頭。
乾與坤是相互影響的,如果用坤彈頭打乾,而彈頭又不夠大的話,可能還沒擊穿對方,自己就先被高溫融化掉。
可即便等打掉外層的坤與乾,後面還有坤與乾各四層,但鯤鵬顯然不可能原地不動,杵在那裡任你打。
因此,不敢說自己威力如何,在抗揍方面,是完全沒問題的。
只要能扛得住揍,即使真的碰上外星文明,假如雙方在太空交戰,鯤鵬上的亞光速10噸彈頭,恐怕也不是對方好受的。
在基地各個專案組轉悠一圈,樂康心情大好,按目前的進度最多兩年,鯤鵬就可以出世,對外界進行威懾。
但想要讓它五髒俱全,能夠進入太空馳騁,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