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幾年之後,錦繡手機即將出世,許多重要部件都由自己生産。
這些年來,樂康不斷挖人挖技術,在相關的設計方面,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盡管與索菲婭關系密切,但因為種種限制,他只能偷摸拿到少量半導體裝置。
這些儀器每年只有一兩臺,用來研究實驗尚可,想要大規模辦廠生産,根本不可能。
關於國內半導體的技術發展,比如歐美的先進光刻機,其實禁不禁運都一樣,因為他們産量很少,每年只有幾十臺。
每臺賣出上億美元,會優先供應它的主要股東,如果中國企業訂貨,必須排在最後面。
交貨期就將近兩年,交貨後除錯生産線,工藝調整又要一年左右。
也就是說,從下訂單到收貨,至少需要三年時間。
透過這樣的正常商業手段,就可以達到白頭鷹的目的,讓國內落後先進ic工藝至少三年。
整個世界上,最強的半導體裝置製造公司,有三家大股東都是梅隆財團,如果樂康真要使勁往裡鑽,完全可以拿到大量先進裝置。
但這樣一來,不管是他還是索菲婭,付出的代價都太過巨大,完全不值當。
況且,樂康這方面的需求,主要是還未面世的錦繡手機,而目前錦繡電腦的部件,找代工才是最佳。
<101nove.工藝如何進步,卻沒預料到ic工廠的投資增長。
實際上,每代製程工藝的進步,都會讓新建工廠的投資成倍增加。
最早在七十年代,建廠只要幾千萬美元,而後變成幾億美元,十幾億美元,幾十億美元,上百億美元。
到樂康夢裡的二零一八年,三星、英特爾與臺積電,投資的7奈米的生産工廠,成本已經超過200億美元。
如此高額的生産建設投入,假如只生産錦繡集團自家的産品,無法盈利暫且不說,工廠産能也填不飽。
這樣的天價成本就導致,小國與新進ic産業的國家,幾乎沒有經濟實力去追求最先進工藝。
而寶島省與泡菜國,兩者都是舉公府之力,對其進行全力支援,並且他們在幾十年前就進入行業。
有以廠養廠的良性迴圈,利用舊工廠的利潤,才能支撐新廠的高額投入。
再過十來年,所有歐洲與霓虹的ic企業,都再無力去追尋最先進的製程工藝。
在樂康夢裡,除三星,英特爾,臺積電之外,只有國內在二零二零年趕上,又在之後的五年裡,逐漸成為世界第一。
在半導體産業的發展上,其實從奈米階段起,摩爾定律就開始失效。
當工藝繼續往後,發展到3奈米以下時,電子在半導體內的流動,已經不是按照我們所理解的理論來,而是會遇到神秘的量子效應。
因此,碰上這個技術屏障,當前的技術都會失效,行業領先的企業,將在3奈米制程階段停滯。
而這個階段,正是國內跟上先進水平,並將其趕超的最佳時機。
錦繡集團想要制霸所有産業,再多的資本投入,也不可能在全領域追上老企業,更不可能超越它們。
因此,樂康定下的戰術就是,在需要穩步積累的産業裡,按兵不動等待技術瓶頸到來。
而那些能看到更高層次技術的産業,錦繡研究院早已開始進行投入。
比如說通訊領域,錦繡集團就在研究新技術,去打破資訊傳遞的光速限制。
錦繡通訊必然不會侷限於地球,而是考慮宇宙中的資訊傳遞。
離地球最近的月球,兩者距離秒鐘。
想要進軍星辰大海,通訊技術是錦繡集團必須解決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