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時間匆匆而過,凌若塵一行人冒充著香料商人幾日內都早出晚歸的不斷的託著人找關係,漸漸的讓暗中監視的人放鬆了力度。
“殿下,今日行動。”
“她們還是要走那鳴冤路麼。”凌若塵握了握拳頭,聲音有些艱澀。
“是,殿下,她們以死相逼。”
“唉,她們受罪了。”凌若塵眼中有些動容,半響輕聲開口。
“……殿下,她們心甘情願。”
搖了搖頭,凌若塵揮手讓人離開,仰頭望著剛剛熄滅,還冒著青煙的紅燭,“我只是利用她們而已,值得麼。”
“值得。”堅定的不容許任何人質疑,天辰起身,走到凌若塵身邊握住凌若塵的手,“你值得。”
……
天月宮北門前有一條長長的佈滿鋼釘的石路,長約十丈,被天月百姓稱為鳴冤路。
有冤者跪行透過可面見女皇上報冤屈。
這是不成文的規矩,膝行而過一般來說不會死,卻極為痛苦,除非有大冤屈者,基本無人願走,即使走了,也很少有人能堅持完成。
這日,鳴冤路前結伴而來數十人,相互攙扶著大呼冤屈,上有年過半百的老者,下有不滿十歲的稚兒,對著三位錦衣華服的女子俯首叩頭,“殿下的聲譽靠你們了。”
三位女子望著在陽光下泛著銀光的鋼針,輕輕一笑,“就算要我們死,我們也要為殿下正命。”
三人對視一眼,眼中一片視死如歸,走至鳴冤路前,跪下,身體有些顫抖,冷汗滲出,鮮血染紅鳴冤路。
三人強行壓下痛吟,揚聲道:“風黎百姓為太女殿下鳴冤。”
身後數十人再度叩首,抬頭,“風黎百姓為太女殿下鳴冤。”
得知訊息前來圍觀的人群安靜下來,滿眼震驚的看著眼前的一幕。
三人咬牙挪動膝蓋。
第一步,“殿下只怕萬一,不顧世人言論嘲諷信任國師。”
第二步,“殿下說,以萬千百姓生命為賭,我輸不起。”
第三步,“殿下不顧身份,與我們同吃同住。”
第四步,“殿下為我們花費萬兩,修地道,修水壩,起早貪黑,從不說苦。”
一人支撐不住,向著鋼針倒下,另兩人慌忙扶住,三人對視,相互支撐。
“我們不信殿下,大水之日被困山上,山洪來襲,殿下為我們站在滔天的洪水中阻擋巨石。”
三人心情悲傷、感激、憤恨……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讓三人身上的痛苦消散了些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