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嫂是長兄的枕邊人,她不比你我更瞭解長兄,這勸人的事兒,就應該交給長嫂。你且瞧著,以長嫂的才幹,別說一個長兄,就是五個長兄也能拿下,你只管去與長嫂說……”
袁東珠很是不解地道:“書院山長是個官兒,那他肯定不會去!告訴了長嫂,不是讓她為難。”
外頭,謝氏聽得心潮澎湃上,為了兒子,她什麼事不能做,大不了拉下臉面求陳蘊,早前他也不許陳闊入仕,還不許他下場應考,可後來還不是應了。
謝氏道:“娘娘,有什麼事,你與我直說便是,不必請弟婦轉話。”
袁東珠故作意外,“你聽見了?”
莫大夫人尷尬地笑了笑。
謝氏道:“娘娘為阿闊兄弟思慮周詳,我在這裡謝過娘娘。”
袁東珠問:“長嫂能說服長兄。”
謝氏微微一笑,“就像娘娘說的,女人自有女人的法子,只要用心了,就沒有做不成的事,端看自己有沒有這份決心。”
陳蘅道:“長嫂若能勸服長兄,也不失為一樁為美事。”
莫大夫人道:“這是我與表弟婦下廚煲的羹湯,請娘娘嘗嘗。”
陳蘅接過碗,淺嘗一口,“很好喝!是我喜歡的味道。”
莫大夫人與謝氏交換了一下眼神。
“娘娘真要替姑母、姑父請封?”
“原早前就封的,一直顧忌到長兄才沒下旨。”
謝氏凝了一下,“娘娘放心,民婦會勸著阿蘊的。”
連袁東珠都知曉的事,陳蘊不能再這樣下去。
莫大夫人遲疑了一下,“娘娘,那太上夫人、我翁爹、婆母……”
陳蘅思忖片刻,“陛下那裡,我去求情。”
莫大夫人又道:“永樂府的世家名冊要定下來了吧?”
“一等大世家有陳、莫、袁三家,現下還剩最後一家。”
“是錢家和蘇家之一?”
袁東珠道:“沈家也不容小窺。”
陳蘅笑,“這件事且等等看罷。”
謝氏道:“我今兒午後收到一封信,是阿薇寫來的,說她年節後啟程入京。她在信裡說,蘇家讓她玉成蘇家成為世家的事。”
莫大夫人道:“聽說蘇家冬月送了十幾馬車的東西送京,是給家裡拉內務府布料供應的皇商生意,再是給蘇大爺打點仕途的事。”
陳蘅的心微微一沉,“我心裡有數,往後表嫂與二嫂還得常來宮裡坐坐,比如此次錢武升遷的事,我竟是最後一個知道的。永樂府很重要,這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去哪裡做知府的。”
“諾——”
莫大夫人應答了一聲。
幾個婦人現下坐在一處閑話起來,說過往的事,有陳蘅在江南的趣事,謝氏則說自己當年初嫁陳家,陳蘅年歲不大,新婚那晚跑到她屋裡,要吃她屋裡的點心,還說新人的點心是不是不一樣……
說了一陣話,陳蘅道:“有一會兒沒瞧到昊兒,人去哪兒了?”
白雯答道:“回娘娘,嫡皇子與敏姑娘在珠蕊閣的繡帳裡睡著了,有元芸姑姑、小馬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