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太嬪笑道:“喲,陽姐姐也在,你不是在佛堂潛心佛事,什麼風把你吹了出來?”
陽太婕妤比瑞太嬪入宮早,瑞太嬪喚一聲“姐姐”自是使得。
陳蘅道:“陛下與太上皇商議,想讓陽太婕妤做曉琴、曉光姐弟的祖母,一大早,本宮就將她請過來。”
瑞太嬪聽慈安宮的人議論了,沒兒女的,誰不想哺養。
她膝下只十四公主一個女兒,這女兒一嫁,她的日子就更枯燥無趣了。
“陽姐姐會帶孩子嗎?嘻嘻,她這一輩子,可是連孩子都沒抱過。皇後娘娘,不如將這兩個孩子交給臣妾,臣妾一定好好教養。”
這見過搶人的,沒見過皇後已經說破,還要出口搶人的。
陽太婕妤身後的僕婦跟著著急,陽太婕妤不緊不慢地道:“瑞太嬪是會帶孩子,十四公主五歲那年,你與幾位嬪妃射覆,若不是我經過蓮花池,怕是她就溺亡了吧?”
她好歹還救過十四公主一命,可瑞太嬪不記前恩,竟赤果果地跳出來搶人。
陽太婕妤是沒有自己的孩子,現在這也是個機會,若收養了這兩個孩子,自己的下半身有靠,曉琴的親事已經訂了,是潘如做的主,可曉光這孩子到底是皇家的子嗣,將來大了,就算不是親王、郡王,怎麼也能撈上一個候爵。
瑞太嬪面上時紅時白,“馬有失蹄,人有大意,自那以後,本宮可是很用心地帶著十四公主。”
陽太婕妤原是禮佛之人,因常年沾染香火,人更沉靜、安祥,也顯得慈眉善目,反而是瑞太嬪,因近兩年孃家子侄得力,她又要給十四公主挑駙馬,有些上竄下跳,一瞧就是個不安分的。
潘老夫人亦更看重陽太婕妤些。
陽太婕妤沒有兒女,定會一心對兩個孩子。
瑞太嬪有自己的女兒,孩子給她教養,還不得聽十四公主的。
十四公主福了福身,“我還沒謝過陽太婕妤當年的出手相救之恩!謝陽太婕妤救我的性命。”
就似她提當年事,就是為了讓瑞太嬪母女謝她。
陳蘅心下暗道:這是要在鳳儀宮上演一場奪孩大戰?
瞧著陽太婕妤不爭不奪,可言辭犀厲,瞧了兩個孩子,她也是真心喜歡的,加上陽家來了信,多有勸導的意思。
這女人有了盼頭,有了目標,就不再是目不無塵。
陽太婕妤不鹹不淡地道:“不敢當!時隔多年,若非瑞太嬪提及,我哪裡還記得這件事。太上皇與陛下相中我哺養琴姑娘、光公子,是瞧我年邁膝下空虛,不像瑞太嬪膝下有十四公主孝順。他日十四公主一出閣,育了兒女,少不得還要瑞太嬪幫襯拉扯。”
瑞太嬪心下一轉,她本不想搶的,可十四公主與她分析了利弊,這件事只有好處沒壞處,她方才來的鳳儀宮,還沒開始呢,就被陽太婕妤給說嘴了。
陳蘅笑道:“待十四皇妹出閣,瑞太嬪若是覺得宮中孤寂,不妨從孃家挑一個侄女放在身邊教養。”
瑞太嬪雙眸熠熠,“娘娘,此話當真?”
陳蘅點了一下頭,“自是真的,不僅是對你,本宮早前與父皇、陛下皆提過此事,對沒有兒子的太上皇嬪妃,俱可從孃家挑一個侄女、侄孫女養在身邊,承歡膝下。”
有孃家的侄女、侄孫女,誰願意養別人的孩子。
瑞太嬪當即打消了奪孩的主意,與陳蘅閑聊了幾句,又問道:“娘娘祖籍永樂府,不知娘娘對永樂府的少年才俊了曉幾何?”
“我所知道的,要麼比本宮的年歲長些,要麼也是本宮這年紀的,俱已娶妻生子,要說弱冠之年的少年才俊,哪裡曉得,許得問永樂籍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