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蘅笑道:“將這幾盤點心給曉光捧過去。”
她輕嘆了一聲,“昊兒最喜歡吃這種漂亮點心,元芸姑姑昨兒聽說今日有小孩子客人來,特意起了大早去廚房裡做的。”
潘老夫人道:“多謝娘娘!”
曉琴規規矩矩地站在潘老夫人身邊。
曉光捧著點心,先抓了一隻小白兔,正要咬下,一扭頭看到曉琴,看了看點心盤子,又看了看手裡的小白兔形點心,將小白兔遞給了曉琴,“姐姐,你吃!”
“這麼可愛的小白兔,我可吃不下去。”
曉光為難地看著小白兔,瞧著是挺可愛漂亮的,吃了多可惜,將小白兔放到盤子裡,另取了一個桃子狀的點心遞給曉琴。
曉琴接過桃子,捧在手裡,因著父親頂撞皇帝丟了爵位,否則他們姐弟也是郡主、世子。現在什麼也沒有,就是這等皇族吃用的點心,他們也沒見過。
娘親在世時,也曾令僕婦去外頭給他們買過漂亮的點心吃。
娘親沒了,他們再也吃不到這些好東西。
陳蘅笑微微地介紹道:“這位太婕妤是太上皇身邊的陽太婕妤。”
陽太婕妤,是水幫幫主陽顯的姑母,二十年前入宮之後,一直膝下無出。據說年輕那會兒曾懷過一個孩子,都有六月了,竟早産落胎,還是個男胎,打這兒之後,再沒了動靜。
宮中歲月看似靜寂,實則暗潮洶湧。
以她的出身,原早該封嬪晉妃,只因無兒女,一直未能再晉位分,加上她失了孩子後,心如止水。
陳蘅提出讓太嬪、太婕妤教養兩個孩子,慕容慬第一個就想到了陽太婕妤,一來有恩惠陽家的意思,二來也希望陽太婕妤能在宮中過得更好些。
他要重用陽顯及其家族,少不得就得看重陽太婕妤。
昨日,陽太婕妤聽說今晨一早來鳳儀宮,身邊的僕婦、宮人就猜到了。
若能養慕容愷的一雙兒女,往後的日子也有個盼頭。
太上皇如今年紀大了,不大宣嬪妃侍寢,有兒女的依靠著兒女過活,沒兒女的就聚在一處燒香禮佛,或是三五一處打牌度日。
潘老夫人笑微微地打量著太婕妤,皇後要打理六宮,又掌著帝月盟的賬目,她還聽人說,就是醫族那邊,皇後也要過問,事多且雜,定是不能教養兩個孩子。
皇後不會讓一個太婕妤在這兒,定是給兩個孩子挑選好的教養人選。
“陽太婕妤,不知與冀州陽氏是……”
陽太婕妤不緊不慢地道:“冀州陽氏是我孃家,陽氏族長正是我胞兄。”
這可是大族了!
只是,潘老夫人也是第一次聽說宮裡還有這麼一位太婕妤,看上去三十多歲模樣,既然是陽氏族長的胞妹,想來年紀得有四十多歲。
潘老夫人對兩個孩子道:“還不給太婕妤見禮!”
曉光立馬將點心塞到嘴裡,像模像樣地行禮。
陽太婕妤想著他們小小年紀沒有親娘,又憶起二十年前自己失去的那孩子,不由悲從中來,她願意聽從皇後、皇帝的安排,也是希望自己能活得像個人樣,她這一生,孃家為了前程、榮華,將她送入宮中為嬪妃。
最初兩年,她是想過光宗耀祖,可沒了兒子後,她的心就冷了,也不爭不奪了。
前兒,孃家寫了信,提了皇帝令人傳話的事,希望她為了孃家,也為了孃家的子侄們能打起精神哺養兩個孩子。
這兩孩子到底是太上皇的孫兒孫女,聽孃家的意思,是想將來讓陽氏的女兒嫁給曉光為嫡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