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阿慬來說,我都快忘了朕還有這麼一個兒子,他母妃是一位婕妤,性子怯懦,朕不召她,她就不敢來見朕。”
慕容惲是什麼模樣的,燕高帝想不起來。
他的生母定有哪裡像元皇後,否則他不會拿人當成元皇後給睡了,還生了一個兒子。
“陛下要重用六皇子,不妨晉了他生母的位分。皇妃之位,燕宮空懸,須得挑一個識大體的掌理六宮。”
燕高帝搖了搖頭,“朕可不想給兒子留一個飛揚跋扈的庶母,就從皇嬪裡挑一位出來暫理六宮。太子妃才正一品位,皇妃也是正一品,這不是要壓太子妃,回頭阿慬不痛快,醫族又該說道了。”
定王無奈地輕嘆。
這日,燕宮多了一位皇嬪——賜封號為寧,晉為一宮正位,正是六皇子慕容惲的生母。
燕高帝又晉了三公主的生母惠嬪為貴嬪,皇妃之下,眾嬪之首,代理六宮。
貴嬪沒有兒子,膝下只育了兩位公主,兩位公主皆已出閣,一位嫁去了雲州名門,一位在燕京建府,逢年過節時,在燕京的公主會入宮拜見。
有人說金婕妤能晉皇嬪,是因她兒子得了太子青睞,得入軍中效力,燕高帝看順了眼,母憑子貴,也晉了她的位分。
貴嬪雖打理六宮,但沒有兒子,只這一點,就落了下乘。
燕京。
巫族大巫女一行人出現,立時吸引了無數的目光。
街上的百姓都在議論太子妃遇刺的事。
“是西燕皇帝派出的刺客。”
這是從五城都督府的官兵處聽來的訊息。
燕京的百姓很是氣憤,當初太子夫婦念及手足之情,沒對遼陽王下狠手,他卻連個孕婦、孩子都不放過。
“真是作孽哦,讓一個六歲的孩子去殺太子妃。”
“聽說太子妃為保胎兒,下令聖醫剖腹取子,至今還在昏迷。”
“今日好些百姓都去寶塔寺燒香,請神靈保佑太子妃早日醒來。”
“我聽醫族的人說,如果太子妃醒不過來,醫族就會奉太子妃遺言,攜小皇孫去醫族。”
“陛下能應?”
“國師是定會帶走小皇孫的,說天聖女遺言,不盼小皇孫做儲君、親王,只盼他可以快樂平安。”
國師要請辭國師一職,這不是請辭,而是通曉陛下。
他推薦了長陽子接任國師一職,若北燕不接任這舉薦之人也不打緊,長陽子會隨他去醫族祭司殿。
長陽子巴不得北燕拒絕,誰稀罕在這兒留著,能被醫族接受,他就是醫族人。
燕高帝要看嫡皇孫,還得讓醫族的人同意,否則國師不應,元芸幾個也不應,氣得他吹鬍子瞪眼。
這幾日,國師正與燕高帝打口水仗,爭奪嫡皇孫的哺養權。
國師更列舉了無數個小皇孫去醫族的種種好處:人力,醫族有學識最淵博的先生,有武功最高強的師傅;物力,醫族有普天之下最齊全的藥材,更少了爭鬥,可以給小皇孫提供更平和的生長環境。
燕高帝就說,他能尋到最好的先生、師傅。
國師只說他尋的先生不如醫族的。
定王在中間和稀泥,越和越亂。
朝臣們自是站在燕高帝這邊,一起想辦法,如何將嫡皇孫給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