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蘅掃了掃一旁侍立的莫松大娘與幾個侍女,“先用晨食,稍後再議。”
說出與人請教的話後,陳蘅安心地用罷晨食。
不等陳蘅帶張萍去閨閣請教,莫靜之帶著莫氏長房、三房的嫡出女郎來訪。
莫靜之見陳蘅頂著黑眼眶,心下疑惑。
杜鵑福身道:“郡主自來認榻,換了個地方,昨晚睡得不大安穩。”
燕兒淺笑道:“郡主,婢子把你的美顏膏取來,抹上一些,許就瞧不出憔悴了。”
“去取吧。”
燕兒淺笑道:“郡主,婢子把你的美顏膏取來,抹上一些,許就瞧不出憔悴了。”
“去取吧。”
莫靜之指著一個瓜子臉、柳葉眉的橙黃裳少女道:“這是三房的六娘子慧之,是三房四族兄的胞妹。”
陳蘅一臉木訥,“表姐的四族兄是……”
莫氏人口太多,嫡長房是她外祖這一房,外祖還有幾個兄弟,二房是外祖的二堂弟,三房則是嫡親的胞弟,而四房又是一位堂弟。
曾外祖原有兄弟三人,高外祖在世時,曾外祖這輩的兄弟是在一處排序齒,外祖與幾個嫡出的堂兄弟們是在一處序齒。
當年高外祖往上的那些族人,並未住在廣陵城一帶,而是住在廣陵郡的其他縣城,算作是分支,而他們這一族則為嫡支。
同來的莫慧之一時語塞。
另一個少女福了福身,“郡主,三房的四兄……就……就是恆之四兄。”
陳蘅這才恍然明白過來。
長房嫡出的女郎不多,只莫大舅有一個嫡長大女郎、莫二舅家唯一的嫡女便是面前的莫靜之,再有莫三舅家的三女郎,莫四舅無嫡出女郎,其妻徐氏膝下生了三個嫡子,只一個侍妾生了個女郎。
雖各房還有庶出女郎,莫家規矩重,陳蘅有封號,又有身份,庶出女郎不敢貿然來訪。
莫家幾房的嫡女郎早已出閣,莫靜之就是嫡出姐妹裡頭最小的一個,因是老夫人跟前長大的,老夫人想多留她幾年,至少還在議親。
莫松大娘瞧得著急,郡主在家時,莫氏就與她講過幾回莫家的事,先是大房的四個嫡親舅舅,再是與大房最親的三房,三房有三個堂舅。
大房的女郎少、郎君多,人丁興旺,也最富有。
三房則恰恰相反,女郎多、郎君少,三房嫡長子膝下只一個嫡子、三個嫡女;次子膝下無嫡子,卻有四個嫡女,但有兩個庶子;三房則有兩個嫡子、一個庶子、兩個嫡女。
莫靜之繼續道:“這是三房的七娘子雅之。”
莫雅之笑眼微微,標準地行了個福身禮,“早就聽家裡人提過郡主表姐,說你書畫一絕。”
陳蘅微微一笑,“都是外頭的謬贊,當不得真,幾位表姐妹請入座。”
“杜鵑,把我給表姐妹們預備的禮物取來。”
“諾。”
陳蘅與莫靜之坐在中央,兩個女郎瞧著與她們的年歲相當。
燕兒捧著小瓶、手柄小銅鏡。
立有粗使侍女遞了熱帕,陳蘅用熱帕拭了手,摳了黃豆大小的一點抹在兩眼下,輕輕地揉了揉,原本因未睡好的黑眼圈奇跡般地消失不見,驚得莫慧之、莫雅之瞪大了眼睛。
莫雅之道:“這美顏膏當真厲害,看著像是雪花膏子,可抹到臉上比水粉還管用。”
燕兒洋洋自得地揚了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