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裡,王二夫人就派僕婦下人去幾家遞話,若未拿到帖子,自不提,若收到的少不得要提醒兩句。
因王二夫人善意的提醒,又有幾家的女郎被母親約在家裡,不許去參加宴會,即便穿戴好了,也沒出門。
陳蘅給李倩的信,是說謝家要取回詩集,問她要不要抄錄一套,那日瞧她似很喜歡的樣子,謝家那邊她已經問過謝雯,謝雯是同意借她們抄錄的。
李夫人聽說女兒打消去參加宴會的心思,“你真不去啊?要去榮國府抄詩集?”
李倩道:“上面有謝氏姑祖母的詩,寫得可好了,更有謝氏歷代才子的佳作,外頭可是買不著、見不著。”
李夫人見女兒近來似變了一個人,又與陳蘅幾個女郎做了朋友。近來正研究柳書,李尚書令瞧過後頗是贊賞,越發讓李倩學得有信心。
李夫人又道:“你真不去?”
“阿孃,謝雯要收回詩集,我不能錯過機會。謝氏詩集,若非永樂,還借不到呢。永樂好心邀我過去抄詩集,我可不想拒絕。宴會我就不去了,寧王府大郡主原就瞧我不順眼,不,她是瞧不起所有比她有才華的貴女,我到她跟前礙眼作甚?”
任李夫人再勸,李倩拿定主意就是不去。
以前,李倩沒有朋友,但凡接到帖子,都會去湊趣。
現在,她將自己歸於:我是有才華的貴女一列,反不想去了,在家時,不是練字就是繪畫,這幾日光是筆墨紙張就用了不少。
李夫人道:“你不去,我把帖子給你二叔母,她今兒聽說你收到了帖子,一個勁兒地說讓你把阿佳帶上。”
李佳,李倩的堂妹,兩個年紀懸殊不大,只相差不到三個月,當年李府的大老爺、二老爺是同一日成親的,而李大夫人、李二夫人又是表姐妹,妯娌感覺極好。
翌日一早,陳箏就拿到了詩集。
袁東珠道:“謝氏阿雯遞話來,明兒要來收回詩集。蘅妹妹急了,想請你們姐妹幫她抄詩集,若不是早早就與太後說好今兒要入宮,她便自己抄了。”
陳籮有些不快,卻不敢發作。
她們姐妹能遇到寧王府大宴容易麼?
哪日不好,偏在今日要她們留在榮國府抄詩集。
這不是一本,而是好幾本,謝氏怎有這麼多的詩集,就算她們姐妹一人分三本,這怕得抄兩天。
袁東珠指著陳籮,大聲道:“阿籮,若不是這事急,蘅妹妹才不找你們幫忙,不就是一個宴會,有什麼好去的?難不成,你上趕著要給皇子殿下當妾?”
陳籮氣得不輕,也就是這個粗俗女郎才會大咧咧地說這等話?
她是陳氏嫡女,父親又入仕為官,怎會去給人當妾?
這五皇子、七皇子的嫡妻還沒定下人選呢。
宜二夫人忙道:“若不去,使個侍女去說一聲便是。”
陳箏道:“蘅妹妹找我幫忙抄詩集,我是去不成了,若是籮妹妹想去,你且去吧。”
袁東珠大叫一聲:“不能去,今兒你們姐妹都不能去。”見她們看著自己的眼神怪,又道:“這一套有六本,阿箏今兒抄得完嗎,有阿籮在,你總多一個幫手不是。”
陳箏都說她能去,偏這袁女郎多事,一個勁兒地阻著。
陳籮恨死這多事的袁東珠,可又不能發作。
宜二夫人都說她們該留在府裡抄詩集,而且陳蘅態度誠懇,若是拒了,倒顯得她人小家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