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各有其美,風格不同罷了,不過我倒更欣賞你今日的書法風格。”
“一別半月之久,不知阿蘅的書法丹青近來如何?”
陳蘅回眸時,馮娥已喚了杜鵑,又招呼自己帶來的兩名侍女擺上書案、筆墨。
她提起筆,寫了一首晉代陶淵明《飲酒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處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馮娥伸著脖子,待陳蘅擱筆。
杜鵑與馮娥的侍女舉起她的字。
王灼面含訝異,陳蘅的書法又長進了,以前是好,可現在筆力渾厚,行筆自如,如行雲流水,似遊龍飛鳳。他眼前的字,就像一座豐碑,給王灼一種從未有震撼之感。
二人隔河談書法,早就吸引了世家貴族的郎君,尤其是謝、崔、王三家的郎君。
謝霆驚道:“這書法功底在王三郎之上,乍看之下,絕不似女郎的字。”
陳蘅心下暗異:難道是因這些日子習武之故?力氣長了,手腕也有了力,就連寫出的字都多了兩分厚重之感。
大司徒的族侄楊嘉道:“書僮,備筆墨。”
他舉筆,龍飛鳳舞地寫了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看著自己的字,再與陳蘅的相比。
謝大郎笑道:“楊賢弟,你的書法欠了幾分大氣。”
雖聽謝女郎回家,言辭之間頗是欣賞陳蘅的書法丹青,可今日親見又是一回事,陳蘅的書法又長進了,他上次來王園,特意瞧過陳蘅秋季賽的書畫。
丹青的風格獨特,也使了新式繪畫法。
書法獨具一格,跳脫窠巢,自成一派,秀麗溫婉之間不失傲骨。
西園的女郎們很快就發現陳蘅隔著河與王灼等人論書法,崔女郎、謝女郎亦走了過來,聚在一處討論起書法丹青。
四皇子很快加入進來。
五皇子意味深長,他拒娶的到底是怎樣的女子?
書法丹青自成一派,還得到連王、謝、崔三家的郎君贊賞。
六皇子想到自己不久後便要迎娶袁南珠,他是真的想娶陳蘅,可陳蘅卻連眼神都沒給他一個。
對仇人最好的報複,就是不看他一眼,即便偶爾望一眼也要帶著仇恨與不屑。
六皇子因其生母卑微,雖寄在張賢妃名下,可張賢妃自有十五皇子後,對他更是不大過問,就連婚事上,張賢妃也沒插手。
自小被人鄙夷的感覺很難受,可六皇子無法改變眼下的局面。
幾個自恃書法好的郎君,各自寫了一句詩,與陳蘅的相比對,不比不知道,一比高低立現,有人不由得微微搖頭。
四皇子大聲道:“前有衛夫人,後有陳郡主,皆是晉代書法大家。”
五皇子忙道:“拿永樂的書法與衛夫人相比,恐怕永樂的字還欠缺些功底,或十年、二十年可與之一比。”
王灼道:“在下以為,不是欠功底之事,而是風格不同。衛夫人的書法高逸清婉,流暢瘦潔,筆斷意連,筆短意長,極盡簪花寫韻之妙。永樂的書法秀麗清貴,高雅嫻靜,回味悠長。若以梅花比衛夫人的字,永樂的字便是幽蘭。喜梅者,只說梅有傲骨,自有芳香。若喜蘭者,亦會喜歡蘭的高雅品潔。”
謝雯朗聲問道:“王大郎,你可認出王三郎所言?”
王煜肅重道:“以我之見,永樂的字有王氏書法、衛夫人的影子,卻又獨具風格,加以時日,其成就不在衛夫人的書法之下。”
不在之下,成就如當時的衛夫人,又或是超越衛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