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檢查兩人所畫的漫畫是否合格。如果有不行的地方要指出來,寫好修改意見,打回去讓他們修改。
最後還有新公司,新劇本等等之類一大堆的事情要蕭劍去做,每天沒一兩點鐘不會休息。
從第二天開始,有關文壇黑馬、影壇新秀、畫壇天才蕭劍力挺姝暢的新聞在國內各大八卦媒體上陸續有報道。
蕭劍的粉絲眾多,讓一面倒的黑姝暢的新聞發生了新變化,說好話的開始多了起來。而蕭劍弄出來的新奇幽默搞笑的漫畫,被人津津樂道並模仿,越來越多的這種簡單的小漫畫出現,在國內引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娛樂記者們紛紛出動,採訪當事三人。
姝暢閉門不出。
張記中之所以在公眾面前炮轟姝暢,一是想給姝暢壓力,讓她老老實實回來演表演難度有些大的建寧公主的角色,第二個原因自然是為了炒作《鹿鼎記》,無炒作不成魔。
作為炒作大師,張大鬍子十幾年來的製作炒作經驗讓他知道,事情不論好壞沒有超出道德底線)只要有炒作就有話題,有話題才有關注度,有關注度這名聲無論好壞)才會嘩嘩的往上漲。
全國這麼多的製作人,為什麼唯有他張大鬍子最出名?大家一說到張記中三個字,就會堅著大拇指說他是“影視圈的大佬”。
這就是炒作的功效,雖然他是被人罵出名的。就算罵他的金庸劇拍得很差,但不能不承認他是影視圈大能。
因此,得知蕭劍力挺姝暢的訊息,張大鬍子不怒反喜,在不找自來的一大堆記者面前大談特說口若懸河,說著說著就跑到《鹿鼎記》的場面將是多麼多麼的宏大,每個演員是多麼多麼的出色,將去哪些最美的地方採景拍攝……
好嘛,採訪現場整個就變成了張大鬍子的宣傳會了。
至於蕭劍,早就低調的和李永浩、黃博飛去青島選景,記者們自然是找不到他。
雖然三人中有兩人不好好配合炒作,讓記者們大罵兩人太不敬業。還好蕭劍不時在部落格上發表的幽默漫畫,讓事情並沒有平息下來。
後來蕭劍陸續傳上到部落格的“三請小暢老師”,“一年級課堂開課”等漫畫,一直引用蕭劍和姝暢兩人的形像。兩個生動的漫畫人物之間發生的種種捧腹大笑的事情,引發的關注度持續上升。
因為蕭劍的部落格數次打破部落格的單日訪問量,留言數,轉載次數,並且讓部落格使用者大增,還上了tv1十點檔的晚間新聞,讓著名播音員海霞說了一嘴。當然說只是新型漫畫和部落格記錄,黨和國家精神文明建設成果雲雲。
其它的八卦,罵戰,緋聞是不會提的,這樣就足夠了。
一時間“幽默搞笑漫畫”,“姝暢”,“鹿鼎記”這三個詞成了這段時間搜尋榜上最火的關建詞之三,而每個關鍵詞中都少不了姝暢的身影。
於是就有很多看到這些新聞的人,問的第一句話是:“姝暢是誰?”
蕭劍在國內已經很火了,上半年關於他的小說漫畫最暢售,中日漫畫大戰的新聞,人們聽得太多,想不認識都難。
張記中也是,看國産金庸劇的,都認識他。
只有姝暢為人低調,拍的戲很多,但沒有讓人一眼就能記住的代表作。演技不錯的她成了很多觀眾眼中“這女孩看著眼熟,就是想不起來叫什麼名字。”所謂戲紅人不紅的演員之一,在圈內有些名氣,在圈外,特別是在南方認識她的人很少。
誰也沒有預料到這姝暢的次棄演事件,讓夾在影視大能張記中和文藝界最耀眼新星蕭劍中間的姝暢一夜間暴紅,從二三線演員升到一線。
人們看到姝暢的照片恍然大悟,“原來她就是姝暢!她演的角色都不錯,像《寶蓮燈》裡的小狐貍小玉,《天龍八部》裡的天山童姥等等很多角色都很好。”
一時間,廣告、電影、電視、綜藝訪談節目的邀約,如雪花般向姝暢飄來。
幾天後,蕭劍從青島飛去香港和映藝公司所派的監制、副導演以及選的香港演員會面。
蕭劍沒想到映藝給劇組找來的副導演是他的老熟人,是將蕭劍帶上導演這條路的,《李小環與苗翠花》劇組的副導演鄧可恩。
鄧可恩去年底終於做上導演,找人投資拍了一部小成本的電影。當時他本來是找蕭劍來做副導的,只是蕭劍當時正在拍《瘋狂的石頭》又是演員,又是副導演跟本抽不開身。他只好自己獨自拍
然後鄧可恩的片子撲了,票房口碑一起撲,撲到他姥姥都不認識。
再也沒有人投錢給他拍片子,為了吃飯他只好做回老本行的副導演。
兩人的再次見面不禁讓他們感概萬分唏噓不已。鄧可恩的心態很好,並沒因為自己提攜過蕭劍而有別的想法,擺正態度為蕭劍做事。
“港島這邊的演員,基本上都已經找好了,只有女二號說要見過你之後才決定接不接這部片子。”鄧可恩如是說道。
ps:求收藏,求完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