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曲子是不是有點太歡快了?】
【總感覺這首歌的調子有點怪怪的。】
【給你們科普一下,所謂噫籲嚱危乎高哉~其實就是‘臥槽,好高啊!’】
【雖然解釋粗俗了點,但的確就是這個意思】
【真是搞不懂你們這些說旋律不對勁的人,我聽到的是一種蜀道之難奈我何的感覺,難道蜀道難就得哭唧唧的配首二泉映月你們才會覺得合適?】
楊夕晨看著評論區為了旋律的問題,已經快要到了相互攻訐的地步,不禁寫下自己的想法。
【說實話,作為一名學生,追求的就是那種能夠不經過大腦就呼啦啦背下來的酸爽感,誰還會去想意境什麼的。
還有,我站豪情。
李白只是感嘆而已,能不能不要碰到古詩詞就說痛苦?】
十首曲子的評論,大多都是贊揚,當然也有批評的聲音,最為和諧的評論區,可能就只有琵琶行這一曲了。
為了能夠與白居易所描繪的場面相匹配,耿雨靈真的是將自己壓箱底的絕活全都使了出來,這才才勉強達到蘇鳴的要求。
耿雨靈先以彈挑而起,琵琶所獨有的清脆聲響起,輕柔而平穩,似是商女低吟,傾訴心中之事。
而後一張一弛之間,緊張神秘的氣氛漸漸凸顯。
但琵琶聲卻是就此停止,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琵琶女的傷感,與白居易的感嘆,似乎全都隨著琵琶聲那漸消漸遠的聲音而濃鬱起來。
但下一刻,直逼心靈的琵琶聲響起,似有千軍萬馬從自己眼前奔騰而過。
隨著琵琶弦的快速夾掃,雄兵百萬席捲之勢迎面而來,彷彿下一刻就會將自己撞的粉碎。
但就在此刻,琵琶四弦猛劃,聲如裂帛,音樂戛然而止,剛剛的一切全都煙消雲散。
楊夕晨本以為這就是全曲的精華,但他沒想到的是,這只是高潮的開始罷了。
酣暢淋漓的琵琶聲之後,是那婉囀久絕的戲腔。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人才啊~”
楊夕晨憋了半天,最終只剩下了這麼一聲感嘆。
【這戲腔是雲水老師唱的!!】
【哇,雲水老師不是已經在兩年前就已經不再登臺唱戲了嗎?】
【這一聲戲腔,我好像真的看到了琵琶行中的這場表演】
【豪情萬丈的琵琶聲戛然而止,轉眼就是婉轉的戲腔,這二者的銜接真的是天衣無縫。】
“雲水?”楊夕晨有些好奇的搜了一下這個名字,“國家隊的成員啊~這些成就隨便給我一個,我都能吹一輩子了。”
楊夕晨看著詞條後面,那一串帶有官方色彩的稱號名頭,以及各種各樣比賽活動的獎項,楊夕晨只能夠感嘆一聲。
“這些詩詞真的是超過預料了啊~有點驚喜的感覺。”
花了近半個小時的時間,楊夕晨才算是將所有的歌曲給聽了一遍。
“本來只是想有個調子輔助背一下詩詞,但是這個水調歌頭,將進酒,還有這個琵琶行。
完全能夠作為流行歌曲進行打榜啊~”
想到這裡,楊夕晨順手點開了排行榜。
“這三首歌真的榜上有名。”
楊夕晨一副不出所料的語氣。
這些古詩詞已經活起來了,它們決不會再是小眾的音樂,或只是輔助背誦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