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晨曦鬆手按著臉把人推回去,在他開口前告訴他“我昨天到現在沒吃飯,兩個小時後還要回公司錄無挑的歌謠祭,別浪費時間了,想想事情怎麼解決。”
“裝什麼可憐,誰讓你不吃飯的!”金鐘炫想都沒想就吼她,話音一落,崔抿豪撲哧一聲笑出來,被哥哥瞪也繼續笑“剛才不是準備要吃飯了麼,是哥你非要說什麼怪誰。”所以說,擔心別人不吃飯,還裝什麼生氣的樣子。
李泰明不怕死的挑釁“我不是說了麼,鐘炫哥和晨曦在一起的時候,智商簡直堪憂。”
金鐘炫抬腳就想踢他,忙內動作敏捷的往後一跳就避開了,氣氛一下緩和,站最遠的溫硫看了眼姜晨曦,妹子嘴角帶著笑,也露出笑臉過來攔“行了,先叫外賣,邊吃邊說,別鬧了,晨曦還有事。”
該做的心理準備隊友們早就做好了,唯一還在糾結的只有當事人,眾人在地板上圍坐成一圈,隊友試圖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勸解金鐘炫。大家都沒有怪他,也沒有說誰的錯,事已至此那就接受吧,道歉也好下跪也好,一次解決。
姜晨曦右手邊順過去是金基泛、李泰明、溫硫、崔抿豪,以及繞了一圈坐在她左手邊的金鐘炫。隊長主攻,其他人輔助,力圖讓金鐘炫知道,忍字頭上一把刀,但是忍的住就過去了,順便插科打諢說什麼下跪也沒什麼之類的。
金鐘炫低著頭不說話,時不時瞄一樣同樣不說話的姜晨曦,幾人的視線都在他身上,他看,他們也跟著看。可是姜晨曦依舊不說話,彷彿不想摻合他們的行為,只等結果的樣子。
來來回回說了半天也沒等到答案的隊友們,都沒辦法的時候,李泰明想要讓姜晨曦說話,跟著勸兩句也好,金基泛抓住他的頭對他搖頭,按照剛才的做法姜晨曦的態度已經表明了,現在要等的是金鐘炫的意見。
當事人沉默,外援也沉默,溫硫說的口幹舌燥也開始沉默的時候,幾人都沉默了,崔抿豪長嘆一聲,起身出去說給姜晨曦倒杯水,其他人陸陸續續都出去了,只剩病友在。
平時喧鬧的練習室,此時安靜的嚇人。金鐘炫看著姜晨曦,幾次想要說話,都不知道要說什麼,說你為什麼來,他知道為什麼,說你走,他知道不會走,說我不想讓你道歉,已經要發生了,他沒什麼好說的。
姜晨曦也不說話,她在猶豫,兩個選擇擺在面前,利弊都有,是下跪道歉,做出共患難的效果,增加彼此的感情,還是美救英雄。。。不對,是美救傻子,把卞良美拍死,就當沒這回事。
下跪道歉對姜晨曦來說不算什麼,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下跪才是侮辱人的動作,本體就是一團霧氣的384,下跪和揮手本質上沒什麼區別,只是一個動作而已。對金鐘炫來說那才是尊嚴的替代物。
尊嚴對海妖來說也不是那麼重要的東西,只要有利可圖,自然可以放棄。但是對金鐘炫重要,順風順水的友誼,哪有共同受過傷,還是為他受傷的深厚。更別說,這麼大的人情,很容易讓金鐘炫産生內疚,而內疚,是智慧生物最容易被操縱的情緒。
內疚是一種心理的自我懲罰,同時也是感情濃厚時的附屬産物,所謂我做錯了事,傷害了你産生的內疚,情感基礎是我在乎你,所以我才會內疚。它同時是操縱者最常用,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一種情緒。
內疚會帶來焦慮,焦慮是因為‘我’做錯了,‘我’認為我做錯了,‘我’想要補償,補償會讓焦慮消失。情感關系裡,親子、情人、朋友,牽扯到內疚,都很容易加深聯系,因為一個人想要補償就會對另一個人更好,相對的,接受補償的人開心,給予的人也就不會焦慮。
愧疚經常被人無意識的用來操縱對方,指的是,這份焦慮是可以被利用的。父母對孩子說,爸爸只是愛你,才想要你上什麼學校;媽媽只是為你好,想要你能輕松一點;爸爸說我的東西遲早是你的,你應該這樣做;媽媽說我辛苦半輩子,都是為了這個家。
這些常用的句子,潛臺詞很簡單,我為你在付出,我為你在剝奪自己,我為你做許多事。親子關系中,我為你是很恐怖的詞,這是在告訴對方,我把人生寄託在你的身上,你不止要為你自己活,你還應該為我活。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是嚴厲的,不是強壓著孩子告訴他‘你一定要做’。而是開明的給他三個甚至更多的選擇裡,告訴孩子‘你可以選自己想要的’。小時候是各種興趣班,長大是各種人際來往。
最簡單的相親,親子關系不好的家庭很容易鬧矛盾,一拍兩散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手段高明的爸媽會說,你結不結婚都好,我只是擔心你沒人陪,媽媽會難過。你想不想見面也沒關系,雖然我拜託了很多人,但是媽媽辛苦沒什麼,你高興就好了。
前者子女一般大吵,後者子女一樣不願意,可是他們還是會去,因為不想長輩失望難過。孝順只有在社會屬性裡才是道德,在個人層面只看父母的掌控力。這份掌控力裡內疚佔據很大的作用,孩子對父母的愛會自動衍生出內疚,想要對他們好,想要滿足他們的期望,想要得到對方的認可,以至於,妥協和順從。
大部分人的父母其實沒有準確的意識自己在做什麼,就像重男親女一般母親更誇張,但是他們自己卻能邏輯自洽,比如我在對你好,你怎麼不懂呢。他們只是重複幾千年來,人類這個族群繁衍至今,被無數人親身實踐過,好用,有效,直接的心理操縱。
愛情裡更簡單,只要足夠愛對方,操縱者甚至不用做什麼,只要在有矛盾的時候退讓,說一句,好吧,誰讓我那麼愛你,只要你高興,我做什麼都可以。正常的愛情關系裡,勝利者必然是說出這句話的人,哪怕他看著像是輸了。
以退為進,就是這麼個詞。比如怎麼看都沒有正宮好的小三,偏偏上位了,他們的常規臺詞就是,你什麼錯都沒有,一切都是我的錯,都是我太愛你才會這樣。要是正宮在鬧的兇一點,為了讓自己不那麼內疚,小三妥妥扶正。
友誼同樣如此,姜晨曦的膝蓋彎下去,天大的人情砸下來,放下的尊嚴無法彌補,內疚的金鐘炫就是她掌中的玩偶,不管之前病友再囂張,之後也會被內疚牽引的退讓,乖巧,聽話。她可不是無意識的操縱者,她很清楚要這麼利用情緒價值,放大內疚,得到自己想要的。
除非金鐘炫是自我到不覺得這有什麼值得內疚的人,又不是我求你的,你自己願意的,還來找我?但他要是這樣的人,抑鬱症就不存在了,抑鬱的其中一個特質就是無法和自己和解,哪怕不是自己的錯也會攬在自己身上,內疚的自我懲罰是關鍵。
這些,是下跪道歉的利,所謂的弊端,站在海妖的角度,有沒有必要為一個卞良美道歉先不說。只從昨天逃生通道的情況看,金鐘炫的抑鬱症比她想的要嚴重一點,人情帶來的巨大壓力,讓他聽話也能壓垮他,讓他陷入更深的自我厭惡,這個後續可比道歉麻煩多了。
就算不從精神疾病的方向考慮,只從情緒入手,內疚也不止是一個好東西,心虛、自責、愧疚、乃至焦慮,都說不是什麼好的情緒。表面上是人情欠下了,一個人會因為想要彌補對方而做的更好,但是這是有限度的。
升米恩鬥米仇某種程度上就是這個心理,但凡虧欠太多,焦躁感會促使人的心理壓力過大,人是會自我保護的動物,承受不來的時候,想法就變了。一般都不會往好的方向走,輕微一點的是想著趕快還清,可以遠離對方,不讓自己想起自己犯過的錯。
嚴重一點的,反而會産生不自覺的厭惡,因為看到這個人,就想起當初的自己,他存在的本身就是證明自己犯過錯,自己曾經不如他,自己曾經接受過對方的幫忙。內疚的情緒也是有攻擊性的,只看有沒有被激發。
別以為這個不可能,或者想著只有少數惡劣的人才會這樣。人的自我保護是生物的本能,如果沒人提醒,自己永遠不會發現。最簡單的例子,幼年挑食,長大卻不會挑,因為當自己可以決定吃什麼的時候,自己的餐桌上就不可能再出現自己不喜歡的食物。
很多人說自己不挑食,多數都是因為他不喜歡的東西沒有出現在他面前,在那東西出現之前,他不會覺得自己不喜歡。同樣的,在沒有人能說服‘我’做錯了的時候,‘我’的想法就是對的,你們才是錯的。
抑鬱症衍生的內疚很多會變成社會價值觀認同的,因為自己做的不好,所以要做的更好,更包容,更內斂,也更容易妥協。但是這很容易出問題,那些善於原諒自己的人,好歹是把攻擊性對外發洩,他們都是對內,以至於會讓自己的壓力倍增。
姜晨曦不打算做金鐘炫的心理醫生,可是想要完成任務,她就必須要把金鐘炫從自我厭棄的情緒裡拉出來。她和金鐘炫的關系必須是正向的,而正向的感謝是不能讓對方感到內疚不安的,那些都是負面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