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之後,王恆將二十萬大軍悄悄分批送往遼東,在烏桓尚未反應過來之前,突然兵分十路進攻烏桓草原,經過長達三個多月的征伐,將烏桓人殺得只剩十萬不到,最後將塌頓單于圍在鮮卑山老巢。
塌頓乞降,申請加入漢籍。王嵩下令將這十萬烏桓人內遷至兗豫徐三州,每州各三萬,分散屯住。
隨後,王恆又北征夫餘,仿烏桓舊事,先減少人口,然後融入漢族。
對於此時人數較少和勢力較弱的蒙古、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則直接採取漢化政策,吸納進入遼東和冀幽等地從事農耕。至於北方草原,則在草原上修建城堡,扶持漢人墾植放牧。
……
秋季將至時,徵東元帥王恆調動蔣欽的幽州水師,運送十萬大軍至朝鮮半島的江華灣,一舉滅掉了馬韓和辰韓兩個國家,然後揮師向北,與馬超合擊高句麗,歷時兩個多月,高句麗投降並宣佈返回漢籍,此後不再自稱朝鮮族。
於是,王嵩下旨新建一州,稱為遼州,其下轄九郡包括:遼東郡、玄菟即、樂浪郡、吉林郡、黑龍江郡、以及朝鮮半島上的樂浪郡、高麗郡、馬韓郡和辰韓郡。
原公孫康手下降將柳毅,因熟悉遼東和朝鮮半島的情況,被王嵩任命為遼州刺史,其它各郡也都由朝庭派大將擔任郡守。
……
打完了朝鮮半島這一場戰役,也就到了冬季了。群臣們都建議休兵半年,在天氣回暖之後才渡海征伐日本。
但王嵩知道朝鮮半島與日本之間的海上風暴,只有冬季才是最少的。
原本歷史上的元朝,忽必烈兩次派兵東征日本,第一次在深秋季節,遇到風暴被吹翻了200多艘船隻,第二次是在春夏交替季節,遇上臺風全軍覆沒。
為此,王嵩又向這些文武群臣們科普了一下太平洋的季風氣候,要求針對倭島的大規模的渡海行動,必須在十一月份和次年二月份之間。小規模的渡海行動則要徵詢海邊有經驗的漁民的意見。
在王嵩解釋和堅持下,王恆和馬超率領第一批五萬大軍,乘坐蔣欽的幽州海船,從原辰韓國的釜山港出發,橫渡朝鮮海峽到對馬島,再橫渡對馬海峽,成功登上倭島中的九州島,然後,數天之後,關羽和王雙率領第二批五萬人馬再次東渡倭島與王恆匯合。
至於為什麼又派關羽和王雙去倭島?
王嵩有自己的考慮:
其一是,王嵩還是有些不放心馬超這種狠人,怕馬超擁兵自重,欺負王恆甚至對王恆不利。所以,王嵩把關羽也派過去輔佐王恆。有關羽在王恆身邊,便可鬼神辟易,沒人敢動王恆的壞心思。
其二是,關羽和王雙都是身高九尺!也就是2.08米以上!
而日本人在漢朝這個時代,平均身高還不足六尺,也就是1.4米以下!
這種巨大的高度差使得關羽和王雙必然對日本人非常蔑視。
同時,在關羽和王雙出發之前,王嵩也找他倆深入交談了一次,目的就是讓關羽和王雙都明白:一旦讓日本人融入漢族,將對漢族的民族體質造成巨大的影響。
所以,對日本這個民族,必須滅絕之!
……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