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康道:“此次本候率十萬之眾,圍攻漁陽彈丸之地。如今漁陽城破在即,本侯愛惜刺史之良才,不忍相害。若肯歸附,必予重用!”
魯肅聞言,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假裝猶豫不決地說道:“多謝遼東侯抬愛,本將身負唐王知遇之恩,不忍相棄也。”
公孫康一聽覺得有戲,因為魯肅並沒有說什麼“只有戰死魯肅,沒有投降的子敬”之類的話,而是說因知遇之恩不忍心背叛王嵩。
在公孫康聽來,所謂的“知遇之恩,不忍相棄”,不過是死要面子的藉口而已。
於是公孫康心中暗喜,看了一眼柳毅,柳毅會意,對魯肅喊道:“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將軍又何必門固執?王嵩對將軍有知遇之恩,我家主公亦知將軍大才,將軍又何分彼此?”
魯肅沉默片刻,才又開口回話道:“唐王識我在先,倚我為臂膀,以一州之地相托,我不可輕易相背。而與遼東公孫侯爺,只能是相見恨晚矣。今日言盡於此,請侯爺莫怪。”
說罷,魯肅朝公孫康施了一禮,轉身離去,消失在城頭之上。
這是神馬情況?公孫康與柳毅面面相覷,莫名其妙。
過了半晌,柳毅才自動腦補道:“必是魯子敬心中有所顧忌!”
公孫康“恍然大悟”道:“正是,正是!這麼大的事情,魯子敬必是不敢一言而決。又或者是,其手下大將中有死忠於王嵩之人,魯子敬在未準備好之前,不敢貿然答應前來投效,恐生內亂。”
陽儀則分析道:“魯子敬本是一介文人儒士出身,儒士嘛,都是死要面子。這背主之事,自然不能一次勸降就馬上答應,須得三請四請,最後才假裝被主公誠心感動,才感恩涕零前來相投。”
公孫康猶豫一下,問二人道:“那要不暫緩攻城?”
陽儀道:“依我看,直接攻城,先抓了魯子敬再說!”
公孫康猶豫了一下,又問柳毅道:“柳將軍如何看?”
柳毅則對公孫康道:“主公是想要漁陽城,還是想要整個幽州?又或者,主公是想要一個被打得稀爛的幽州,還是接受完好無損的幽州?主公是想要魯子敬一人屈服,還是要整個幽州的文武官員及精兵強將盡皆誠心來投?”
公孫康哈哈大笑道:“柳將軍之言,正合我意!那就暫緩攻城,派出使者進城拜會魯子敬,多帶些禮物過去!”
陽儀和柳毅齊聲稱頌道:“主公英明!”
……
再說魯肅與公孫康對話完畢,才走下城頭,立即就被紀靈給攔著了。
紀靈手舉三尖兩刃刀,怒目圓瞪,厲聲喝道:“魯子敬!聽說你欲苟且偷生,投靠賊人?”
這聲音之大,宛如平地一聲炸雷,魯肅被嚇得後退一步,不假思索地也拔劍在手,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紀靈見魯肅拔劍,更認定了魯肅想要投降的判斷,手中三尖兩刃刀一抖,朝魯肅當胸便刺!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