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覺得很有道理,便下令全軍退往鉅鹿。
王嵩得知臧霸在鉅鹿戰敗,曹操又退往鉅鹿後,擔心曹操動用更多兵力去對付臧霸,也趕忙留下廖化領兩萬兵守鄴城,然後親自帶領十八萬大軍進入鉅鹿郡,離城十里下寨。
當王嵩到達鉅鹿城外時,臧霸已經再次戰敗,退往下曲陽城。
原來曹操退到鉅鹿後,用十萬人馬進入城中,五萬人馬背城下寨,然後又調出五萬人馬去協助張合攻打堂陽城。
臧霸在小小的堂陽城裡,要面對十七萬大軍的輪番進攻,因城牆破爛,不堪防守,只好退往下曲陽,憑下曲陽的堅城,抵當魏軍的進攻。
此時,王嵩也感到有些兵力不足了。王嵩的轄區全是漢朝地域上的邊沿地區,戰線和邊界線要比曹操長十倍以上,而曹操在中心地區,邊界線只與王嵩和劉備有交接處。這種情況使得王嵩必須比曹操多養很多軍隊,而且軍隊很難集中起來使用。
最後王嵩只好下令將張遼的六萬多軍隊從長社撤回洛陽,然後由張遼守洛陽,讓張飛再從洛陽調兵三萬來援冀州。
曹操見王嵩增兵,也不敢再分兵攻打臧霸,只是命張合領六萬軍在下曲陽城外擋著臧霸南下,于禁、李典、陳到等人帶十一萬人馬回到鉅鹿城外背城下寨。
王嵩在鉅鹿投入的兵力增加到二十萬,曹操則進一步收攏兵力,使其在鉅鹿兵力增加到三十萬人。
城外王嵩的軍營裡,王嵩眉頭緊皺地看著沙盤,在思索著該如何破局。有親兵進來稟報道:“稟唐王,後軍師將軍徐庶來信,請主公親啟。”
王嵩接過徐庶的書信,只見上面寫著:“主公勿憂,臧霸雖敗,但敗得恰到好處。鉅鹿會戰的破局之處,正在下曲陽!”
“敗得……恰到好處?什麼意思?”
王嵩拿著徐庶的信想了想,突然大聲笑道:“高!真高明!徐元直說得沒錯,鉅鹿會戰的破局之處,正在下曲陽!”
眾人忙問原因。王嵩道:
“其一,論軍隊戰力,現在臧霸還有三萬八千人,這近四萬人的戰力足以打敗張合的六萬人,所以,臧霸已立於不敗之地。
其二,還有顏良的一萬騎兵一直沒有出現?而且,下曲陽離幽州不遠,讓魯肅再送兩萬騎兵過來,也只要兩天時間。
其三,如果殲滅了張合所部,曹操在冀州就只剩清河郡和半個鉅鹿郡,雖佔據鉅鹿城又有何用?
其四,只要張合一部被殲,曹操在鉅鹿軍隊數量就不再存在優勢,戰力更不及我軍,我們主動進攻,再打一兩次勝仗,估計曹操就得逃跑了。”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