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為中國長江上游支流,古稱安樂水,在雲、貴、川三省接壤地區。發源於雲南省鎮雄縣,上游稱魚洞,東流至川、滇、黔三省交界處的梯子巖,水量增大,稱畢數河,經貴州省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縣入長江。
赤水河兩岸陡峭、多險灘急流。赤水河畔,群山環峙,形勢險要,是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
關於赤水河,曾有一首詩如此描述:
“萬里赤虺河,山深毒物多。遙疑驅象馬,直欲搗岷峨。筏趁飛流下,桔穿怒石過。勸郎今莫渡,不只為風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由此可見赤水河沿岸地形之複雜險要。
當年毛老闆率領工農紅軍四渡赤水河,也正是利用了這一地區的複雜環境,把蔣老闆幾十萬大軍繞得暈頭轉向,才一舉跳出了蔣老闆的圍追堵截,揚長而去。
所以,龐統過了符節縣城,進入赤水河流域之後,也就恰似成了漏網之魚,讓關羽很感為難。
關羽仔細檢視了赤水河地區的山勢和地形,認為不宜追得太急,只能放出哨探,仔細查探確認沒有埋伏,才步步為營向前推進。
但是,隨關羽而來想要“立功贖罪”的孟達和楊懷著急了啊:這一仗沒打,怎麼立功?怎麼贖罪?
因此,立功心切的孟達找到關羽,對關羽道:“我在益州多年,又擔任數年的犍為郡太守,對赤水河兩岸的山川地形比龐統吳蘭他們都還要熟悉很多,請關將軍讓我和楊懷做先鋒。”
關羽想了一下,覺得確實如此,尤其是在自己這支軍隊中,再沒有人比孟達和楊懷更熟悉這一帶了,也沒有人比孟達和楊懷更適合去送死……呃……擔任先鋒了。
於是,關羽對孟達和楊懷道:“那就有勞兩位將軍擔任先鋒了,兩位將軍對唐王忠心可鑑,待此戰之後,我一定代兩位將軍向唐王請功。
不過,此處路段的地形相當複雜兇險,隨時可能遇上埋伏,龐統又狡詐異常,你們要多加小心,千萬不要追得太近,以免出現意外。”
孟達和楊懷齊聲答道:“多謝關將軍,末將定會不辱此命!”
孟達和楊懷得到立功的機會,非常開心,帶著本部共三萬人馬,一路就順著龐統撤退的路線追了下去。
龐統離了符節後,順赤水河南下。看著崎嶇複雜的地形,將士們都鬆了口氣,沒有人再擔心會有追兵。
連吳蘭和劉循,也都認為此番戰事已了,只要回到牂柯郡,好心經營即可。
獨有龐統心中不安。看到一臉輕鬆自在的劉循和吳蘭,龐統心中不悅,開口斥道:“為將者,怎可如此輕率?”
劉循道:“如此險地,關羽豈敢追來?”
龐統不悅道:“兵法有云:兵之道,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為將者,在任何時侯,都要慎之又慎啊。處於安定環境也要想到危險。想到了危險就有防備,有了防備就才會沒有禍患!”
劉循和吳蘭拜服,再不敢有僥倖輕敵之心。
在經過一個山道小路時,龐統帶著劉循和吳蘭爬上山頂,登高望遠,瞭望來路,檢視追兵情況。
三人極目遠眺,遠遠地看到有一支軍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急匆匆追來。
龐統心中很是納悶,這種地形,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會選擇步步為營向前推進,怎麼會有人如此魯莽?
“讓斥候去打探一下是何人統軍。”龐統吩咐道。
約莫一刻鐘光景,有斥候回報說統軍者是孟達和楊懷。
龐統聽了之後開心地笑了,轉身對劉循道:
“這兩人是想要拿我們人頭去向王嵩立功贖罪啊。劉將軍想要如何泡製這兩人?是要活的還是死的?”
劉循道:“先拿活的吧,如果他們不投降,就給他們一條活路,如果肯投降,就立即殺掉。”
吳蘭問道:“少主,此話怎講?為什麼不投降我們,尚且放他們一條生路,投降了反而要殺掉?”
劉循大笑道:“這兩人有過三次背主了,第一次背叛我父親投降王嵩;第二次背叛王嵩投靠我們;第三次又背叛我們投降王嵩。我想看看,他們第四次會如何選擇。”
吳蘭笑著道:“我猜他們只要被圍困身陷絕境,一定會投降,並且大罵王嵩的壞話。”
龐統哈哈大笑道:“這個問題好簡單哦,我馬上幫你們把他們捉來問問。”
說罷,龐統調動兵馬,設下埋伏,只等著孟達和楊懷前來入伏。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