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郭嘉差點被噎著了,使勁拍了拍胸口,才說道:“吳公絕不是過河拆橋,無情無義之人的,吳公,你說我說得對不對?”
這讓孫權怎麼回答,難道給個否定回答,主動說自己就是那種過河拆橋,無情無義之人?
孫權只好大義凜然地說:“本公怎麼可能是那種人?當然不是!”
說完,孫權趕忙補充道:“絕對不是,根本不可能是!我若是如此無恥小人,又如何能在這亂世中立足,讓麾下百官信服,萬民擁戴?”
“我那五千陣亡將士,他們都有妻兒老小,你該如何處理?”周泰又喝道。
孫權道:“雙倍撫卹如何?以唐軍的撫卹標準,按雙倍算。”
郭嘉道:“吳公,這些人千里迢迢而來,連屍骨都不能回鄉。而且這次是打了大勝仗,我看就算十倍撫卹,也不為過啊。還有我這些惡戰餘生的兄弟,總該有些獎賞吧。”
孫權道:“江東連番大戰,也甚拮据,撫卹就按五倍吧,其餘將士,再增發一個月軍餉,你看如何?”
郭嘉一算,也覺得差不多了,不能把事情鬧得太僵,便道:“如此就多謝吳公,請吳公儘快落實,以安軍心。”
孫權的動作也很快,回去之後,立即做出了安排,不到兩日,所有撫卹和軍餉便送到了周泰營中。
周泰下令將這些物資也全部裝船,由於在柴桑又繳獲了三十多艘可用於海運的船隻,所有物資都可以一次運走。
一切準備就緒後,周泰下令船隊返航幽州,一百五十多艘大船,滿載著各種物資,浩浩蕩蕩經長江口進入大海,沿海岸線一路向北,經歷半個多月的海中航行,回到了右北平郡的港口。
唐軍撤走之後沒多久,丁奉和虞翻出兵豫章,劉備知道豫章守不住,主動撤軍讓出豫章。
此番孫劉大戰,就此告一段落。與戰前相比,劉備多了一個廬江郡,也因為廬江郡位於長江北岸,長江水道也就不再全由孫權控制。從總體戰略來說,還是對劉備有利的。接下來,孫劉二人同時把注意力放到了交州。劉備從荊南四郡調兵,出征蒼梧郡;孫權從南海郡出兵,攻打合浦郡,但孫權因有丁奉在交州,出師迅速。在劉備的南征軍趕到荊南時,合浦和蒼梧兩郡都落到了丁奉手中。
郭嘉和周泰回到長安,王嵩出城十里相迎,對郭嘉和周泰的這次遠征的成績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大筵三軍,給予出征將士豐厚的獎賞。
接見了出征將士之後,郭嘉提醒王嵩道:“主公,還有一人,不知主公是否有興趣一見?”
王嵩道:“奉孝說的可是魏延?此人倒是個大將之才,只是不知能否大用,先讓人帶上來看看。”
魏延,這可是“反骨仔“的祖宗啊!
受三國演義影響,王嵩還是有些懷疑魏延的忠心問題。魏延的能力自然是極好的,在原本的歷史上,自關羽張飛等人死後,蜀漢的後期幾乎全是靠魏延撐著。但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而且最後魏延在諸葛亮死後還是出現了叛漢的舉動。
雖然說,魏延可能是被楊儀逼的,但歷史的真像究竟如何呢?王嵩不得而知,王嵩只知道自魏延起,“反骨仔”一詞便一直流傳下來,成為叛徒的代名詞。
王嵩決定想先叫進來看看再說,尤其是,王嵩想要看看這號稱“反骨仔“祖宗的腦後,是否真有與常人不一樣的骨頭。
少傾,親衛將魏延押到廳中,王嵩展眼望去,但見廳中昂然站立一人,身體高大魁梧,紅臉長鬚,氣宇軒昂。
王嵩認真地看了一會,問道:“為何不跪?”
魏延反問道:“為何要跪?“
王嵩道:“表達戰敗者對戰勝者的敬畏啊。”
魏延道:“我何曾敗於你手?“
魏延表現得很硬氣,也很冷靜。讓王嵩產生了一絲好感。
王嵩笑道:“打仗,你已經兵敗被俘了。你說未曾敗於我手,是說武藝吧?那麼,我告訴你,比武,你也不是對手。
可我並不想跟你比。若只論武藝,我麾下很多人比你強,這一點你應該清楚。你曾是一軍統帥,萬千士卒性命繫於一念之間,又豈能僅以勇武而論之?”
魏延道:“唐王說得有理。延受教了。”
王嵩又道:“願降否?”
魏延道:“可,但吾終生不會與劉玄德為敵,否則,願求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