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軍師的職位,僅次於諸葛亮的左軍師職位。
做為一個剛加入劉備集團的新人,龐統能得到劉備軍中第三把交椅的位置,也是非常高興的。
為了證明自己的才能,龐統為劉備精心準備了一個足以一鳴驚人的計劃,這個計劃就是“叫明攻潯陽,暗襲柴桑。”
柴桑是江西的北大門,是江東的軍事重鎮。所在區域得近城、近江之利。長江黃金水道在境內長達48千米,水運上達漢渝,下抵寧滬,內通五河。所以對江東來說,柴桑的位置極為重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時江東孫權的治所,已經遷移到吳郡的石頭城尚未改名建業),但柴桑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仍然是江東面對荊州方面的第一軍事重鎮。
雖然孫權與劉備之間有著盟約,但周瑜依舊不是很相信劉備的人品,所以周瑜南征交州之前,令程普領兵五萬駐紮在柴桑。
按照龐統的計劃,劉備一方需要先用漁船將一部分士兵化妝成百姓,陸陸續續運到廬山隱藏,然後劉備再大舉進攻廬江郡的潯陽和松茲,引柴桑守軍來救。待程普分兵之後,劉備再用水師快速進攻柴桑,配合龐家潛伏在柴桑的勢力,以及來自廬山方向的兵力,前後夾攻,裡應外合,快速拿下柴桑。
龐統的方案,得到了劉備和諸葛亮的高度重視,而龐統為了確保自己的第一次獻計完美成功,更是將龐家的上千家丁也陸陸續續派去了龐家在柴桑城的店鋪。
半月之後,劉備和諸葛亮突然帶八萬大軍進入廬江郡,猛攻潯陽和松茲。
此時的周瑜,正帶著大軍在蒼梧與吳巨決戰,蒼梧離柴桑路途遙遠,根本不知道劉備背盟的事。
負責柴桑防守的程普接到潯陽和松茲的求援,來不及請示周瑜和孫權,立即決定往潯陽和松茲各派出一支二萬人的援軍。
副將韓當反對道:“程將軍,柴桑是江東的門戶,主公和周都督都曾再三強調柴桑的重要性。如果我們調出四萬大軍,只留一萬人馬守城,萬一有個閃失,如何向主公和周都督交代。”
程普道:“我也知道柴桑的重要性,但潯陽和松茲又豈能不救?何況劉備和諸葛亮都在潯陽,劉備的主力也在潯陽,暫時並沒有訊息顯示有向柴桑進攻的意向。再則柴桑城高池深,並不容易被攻破。我已送信去石頭城,只要堅持五天左右,主公必率大軍來援。”
韓當想想也有道理,遂對程普道:“那就由將軍你親自守城,我和黃蓋前去救援潯陽和松茲。”
於是程普下令韓當和黃蓋連夜準備,第二天一早便各帶著二萬人馬出城向廬江即而去。
早就守侯在長江漁船上的荊州軍細作,立即將江東軍出城的訊息傳給了隱藏在廬山上的魏延和江夏水道上的黃忠。
當天晚上,黃忠帶著三萬水師順流而下,魏延帶著一萬步兵從廬山下來,走陸路直赴柴桑城。
黃忠的水師首先趕到柴桑,立即對水寨發起猛攻。
柴桑的水寨堅固,水下佈滿尖樁,只有一條水道可以入內。而且水道下也有成排的尖樁,平時這些尖樁成倒伏狀態,當有外敵進攻時,守軍拉動鉸鏈,這些尖樁就成了斜向外頭的暗樁。
守將徐況依寨防守,連續打退黃忠兩次進攻。龐統見狀,下令用平底竹棧滿載引火之物進攻水寨,先將水面防禦燒燬大半,再出動大量水鬼熟悉水性計程車兵)清理水下暗樁,歷時二個多時辰,終於清出一條寬大的水道。黃忠身先士卒,帶著船隊殺入水寨,盡毀水寨設施。
徐況領兵來戰黃忠,被黃忠一箭射死,柴桑水寨東吳軍大敗,士卒全都潰退到柴桑城中。
柴桑城中的程普,看到水寨火起之時,便要率軍去救,就在此時,有士兵來報從廬山方向過來了一支五千多人的兵馬,看旗號是荊州大將魏延。
程普大驚,只好謹守城池,抵擋魏延的進攻。而黃忠在射殺徐況之後,也領軍從柴桑城北進攻,與魏延形成夾擊之勢。
直到此時,程普才明白,劉備的真正意圖不是潯陽而是柴桑!
但軍隊已經派走,倉促間也是招不同來了。好在城內還有一萬多人,據城死守,憑藉柴桑高大堅固的城牆,守著幾天也是沒問題的。而且程普認為韓當和黃蓋收到柴桑遇襲的訊息,一定會回師救援的。
讓程普沒有想到的是,龐統最後的殺招會來自城內。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