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嵩冷冷地喝道:“禽獸不如的東西,為求榮華富貴,不顧連手足之情,連自親弟弟也照殺不誤,如此人渣,有何面目活在世間?”
“大將軍饒命,饒命啊!”
張肅一個勁地磕頭,額頭已滲出血來。
王嵩嘆了口氣,厲聲喝道:“推出斬了吧,將張肅最小的兒子過繼給張松,享受張松該得的一份奉祿,也為張家留一份香火。其餘的,全都殺了!”
眾人都不敢吱聲。
王嵩又說道:“傳令,拜董和益州刺史,以負責民政為主。趙雲為益州軍團主帥,閻行和張繡為副帥,駐軍十萬鎮守益州。而各郡太守則分別調整為:張任為漢中郡太守,法正為巴郡太守,孟達為犍為郡太守,張裔為鍵為屬國相,嚴顏為廣漢郡太守。楊懷為越嶲郡太守,吳蘭為牂柯郡太守待吳傷好之後再去上任),向存為蜀郡太守,扶禁為蜀郡屬國相。大家可有疑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董和道:“承蒙主公信任,只是這刺史府屬官當如何安排?”
王嵩道:“我轄區內的民政,與其它地方有很多不同,因此,刺史府屬官,需要荀荀彧從其它州調一些熟悉我方民政的人來協助,這樣才能使益州的民事軍政與其它州保持一致。具體事項,請與荀彧商討。
董和謝恩而退。孟達又上前說道:“之前劉璋有派吳懿去荊州請劉備相助,兩天前得到的訊息是劉備率八萬軍隊已經過了夷陵,按行程算,此時應該到了白帝城。”
王嵩道:“無妨,取紙筆來。”
待親衛取來紙筆,王嵩拿起毛筆,沾了墨水,在白紙上大寫了“武關”兩個字,交給趙雲道:“子龍可領兵十萬去迎接一下劉備,見到劉備後,將這兩個字給到備送去,劉備見了這兩個字,必然退兵。”
眾人之中,精通兵略者,見到“武關”二字,都含笑點頭,而那些不通兵略的文官,則一頭霧水。
郭嘉見有些人不明白,便解釋道:“主公的意思是:如果劉備不退兵,我們會用十萬大軍把劉備拖在益州,然後從武關出兵,借道劉表的南陽郡,直搗他的老巢荊州。你們說,劉備看到趙雲的十萬大軍和主公這“武關“二字,會不會心驚肉跳?”
眾人聽到郭嘉解釋,紛紛讚歎道:“此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一次會議,便讓益州所有官員,對王嵩心服口服,再對比劉璋的懦弱無能,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天壤之別,判若雲泥。眾人紛紛慶欣得遇明主,益州興盛有望。
……
“趙將軍且慢。”
趙雲領了軍令,正要去出帳調兵時,郭嘉又叫住了趙雲。
然後,郭嘉對王嵩道:“主公這二個字,足矣讓劉備退兵。但是,有道是“來而不往非禮也”。劉備既然遠道而來,我們也該好好“接待”一下,給他一點教訓,讓他知道我軍的戰力和手段!所以,我建議先勝他一場,再將這兩個字送給他,更為妥當。”
王嵩哈哈大笑道:“奉孝之言,正合我意,對劉備這種毫無信義之人,先兵後禮效果會更好些。”
郭嘉又道:“聽說劉備的軍師諸葛亮號稱臥龍,我想去會他一下,看看是不是名符其實。”
王嵩大笑道:“好好,鬼才會臥龍,一定會很精彩。那就以奉孝為軍師,趙雲為帥,周泰,閻行為副將,領兵十萬去會會劉備和他的臥龍吧。除此之外,許褚典韋領二千親衛保護郭奉孝,不可讓奉孝傷了半根毫毛!”
眾將應喏而出,各自去準備出征事宜。
再說劉備和諸葛亮率八萬大軍,逆水而上,浩浩蕩蕩往江州而來,當軍隊到達臨江縣時,便接到了孟達獻江州的訊息。
吳懿大驚道:“請劉皇叔加快進軍,趁王嵩立足未穩,奪回江州!”
諸葛亮急忙阻止道:“不可,我軍兵力並不佔優,可先駐兵臨江,靜觀其變。若王嵩知道我軍到了臨江,必派兵來戰,但王嵩剛得了江州,江州也需兵馬駐守,因此,王嵩不敢全力來攻,必然分兵。
我們若是能殲滅他分出的這支兵馬,則可讓王嵩在巴蜀兵力不足。然後,我們可再利用王嵩剛取得江州,地方不穩,與王嵩爭取巴中。”
吳懿覺得諸葛亮說得很高明,但仍有些不全理解,便接著問道:“若是不能擊敗這支人馬,又該如何?”
孔明笑道:“臨江有城池可守,主公八萬大軍屯在堅城,恐怕還沒人能攻得下來。退一萬步講,就算臨江被王嵩攻破,我們還可就近退入白帝城,據險而守,縱然王嵩兵力數倍於我,亦無可奈何。有白帝城在手,我們已經之於不敗之地!”
吳懿再無疑慮,同時對諸葛亮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