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再續雄漢 > 第315章 偏師米倉道,激戰牛腦殼

第315章 偏師米倉道,激戰牛腦殼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成了海島王 抗日之戰狼 萬界仙蹤之最強帝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秦時韓公子 大唐:慫恿李二造反,被偷聽心聲 李三古堆 六朝漢臣 德意志崛起之路 紅樓名偵探 黑藻 民國諜影(諜影風雲) 醫將婿 大鄭上柱國 九品縣令:開局我把王爺家抄了 雜家宗師 星河霸主

張任在山上聞言,想起童淵養育自己的住事,也是淚如雨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嵩又道:“我知道劉焉與你有恩,你想護著他的兒子劉璋,可是憑你一人之力,你做得到嗎?

那劉璋就是一堵扶不起的爛泥坎!你要是投降,我可以答應你,在擒獲劉璋之後,讓他去長安做一富家翁,享一世富貴。你若是不投降,我抓了劉璋之後,必滅其族!”

張任大聲回應道:“此話當真?”

王嵩道:“我王高山何許人也,一言即出,駟馬難追!”

張聲大聲道:“好,我便答應你,不過,投降之前,讓我再試一下兩位師弟的武藝!”說罷,騎馬挺槍,馳下山來。

王嵩對著趙雲笑道:“你先上,適可而止,不要傷了他。”

趙雲會意,上前與張任大戰一百多回合,趙雲稍勝一籌。之後,王嵩讓張任休息兩個時辰,再與王嵩切蹉,戰了五十回合,張任便被王嵩逼得長槍脫手落地。

張任輸得心服口服,索性拜了王嵩為主公,然後下令全軍下山,向王嵩投降。

王嵩大喜過望,拜張任為節義將軍,暫領漢中太守之職,仍舊帶領本部軍隊。而原本的漢中太守趙雲,則被內定為未來的益州軍團主帥。

之所以這樣安排,王嵩是考慮到張任在巴蜀的影響力太大,擔心將來尾大不掉,在這個四面險塞的地方割據一方。

而趙雲則不一樣,跟隨王嵩十幾年,忠誠度是得到了檢驗的。

張任投降之後,王嵩十萬大軍進逼江陽城下,守將李鐵在張任的勸說下開城投降。如此一來,進攻江州的障礙全部被打通,與劉璋之間最後的決戰也即將拉開大幕。

再說當初王嵩派出兩路人馬入蜀,一路是趙雲走金牛道為主攻,另一路華雄、張繡走米倉道為輔攻。

趙雲在金牛道連番大戰之時,華雄等人在米倉道也沒有閒著。

若論山川險固,米倉道與金牛道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金牛道之險,在劍門關,而米倉道之險,卻在整個全程五百多里的險峻的山路。

漢中盆地與巴蜀之間,有大巴山脈橫阻。大巴山脈中的一段,名叫米倉山。穿越米倉山的道路,被稱為米倉道。

米倉山為大巴山中的一段,危峰林立,層巒疊嶂,山坡陡峻,攀登艱難。唐代學者賈耽稱:“興元(府)之南,路通巴州,中有孤雲山,行者必三日始達於嶺”。《太平廣記》引《玉堂閒話》記:“興元之南有大竹路,通於巴州。其路則深豁峭巖,捫蘿摸石,一上三日而達于山頂。行人止宿,則以絚蔓繫腰,縈樹而寢。不然,則墜於深澗,若沉黃泉也”,“其絕頂謂之孤雲、兩角。彼中諺雲:孤雲、兩角,去天一握”。由此可見其山高路險之狀。

華雄和張繡統帥的三萬人馬,在進入米倉道後沒多久,就被劉璋手下大將鄧賢堵在了廟壩附近的牛腦殼山。

牛腦殼山,山勢高峻,登頂北望,南鄭縣歷歷在目,是控制米倉道之險地。

鄧賢沿山路層層佈防,華雄和張繡以板甲重步兵頂在前面,以強弓硬弩為掩護,雙方反覆爭奪,打了十幾天,才向前推進了二百多米。

後來,張繡發了狠,帶著五十名善於攀爬的悍卒,用飛爪撓鉤從山側攀登懸崖,用了三天時間終於攀上山頂,然後趁夜間突入鄧賢依山而建的營寨,生擒了鄧賢,才破了牛腦殼山防線。

但是,牛腦殼只是第一道關而已,在後繼又用了近一個月時間,才艱難地突破十幾道關隘防來到難江現名南江),南江地勢險峻,山高谷深,谷底的海拔只有300多米,而高山的海拔達3000多米,由此可以想像,行人繞山越嶺,攀行其間,那感覺就象是騰雲駕霧一般。

在難江,華雄和張繡又遇到了非常難纏的巴蜀的大將張裔的阻擋。

張裔本是文官出身,頗有謀略,在原本歷史上曾做到諸葛亮的丞相府參軍。此次受劉璋重託,帶一萬多人馬固守難江,抵擋王嵩自米倉道入蜀的軍隊。

張裔到了難江之後,藉助地勢修築了堅固險峻的防線。華雄和張繡仰攻了二十多天,死傷了二千多人而無法寸進。

就在華雄和張繡心生退意時,令華雄和張繡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張裔投降了!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