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認為短時間內,孫權不會有能力進攻荊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然而,讓諸葛亮沒想到的是孫權以張昭為師傅,以周瑜、程普等舊臣,統御諸將。先率軍消滅叛亂的李術,又擊敗山越造反,收編了數萬軍隊。他又廣招賢才,聘求名士,諸葛瑾、嚴畯、步騭、徐盛等人才都被招至麾下。如此一來,孫權迅速安定了地方豪族之心,穩定了江東局勢。
周瑜得知劉備與劉表爭奪荊州,便向孫權進言道:“主公要想發展,不能不取荊州。
荊州與東吳鄰接,外帶江漢,內阻山險,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安富。若據而有之,進可向北取中原,退可據長江之險而安江東,西可取巴蜀以為後援根基。此帝王之資也。
如今荊州不寧,劉表與劉備相爭,如此良機,實乃天予荊州與主公也。天與不取,必受其咎,請主公趁早謀之。”
孫權深以為然,便又請教張昭。張昭則對孫權道:“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也。主公若取之,便可與曹操和王嵩分庭抗禮。”
見左膀右臂都意見一致,孫權便下令調集十萬大軍,親統中軍,以凌操,徐琨為先峰,以程普黃蓋為後軍,浩浩蕩蕩殺向夏口而去。
夏口現今武昌城)是荊州的東大門,漢水的下游叫夏水,夏水的入江口即為夏口,也稱漢口。夏口南臨高山,三方阻水,易守難攻。
江夏太守黃祖聽說孫權十萬大軍來攻,連忙一邊向劉備報告,一邊調遣親信部將張碩為先鋒,陳就為艦隊首領,前去迎戰。
張碩率部乘大船偵察江岸,卻被同樣在偵察江岸的凌操發現。
凌操親率數十勇士,在夜幕掩護下偽裝成張碩部卒,奇襲張碩軍。張碩被凌操所殺,所部水兵盡數被擒。
黃祖之子黃射頗有計謀,得知張碩被殺,首戰失利後,便向黃祖獻計道:“如果我軍派陳就率先鋒蒙衝艦隊守住沔口,孫權必來攻打。沔口附近的河道兩側,都是高山懸崖。我們只要讓大力士從崖頂往河道中丟石頭和火把,就能攻擊到孫權的艦船。”
黃祖一聽,連稱妙計,便從軍隊中挑選數千大力士和弓箭手在河邊的崖頂埋伏。
周瑜領軍趕到,見黃祖的蒙衝艦隊守在沔口上,便派出先鋒凌和徐琨操引大艦隊前去攻打。
凌操的艦隊進入航道不久,忽聽一聲鼓響,從兩岸崖頂滾下無數的石頭和火把。
石頭砸在船上,很多船隻立即被砸壞砸沉。火把丟到船上,導致好幾艘大船燃起熊熊烈火。艦隊陷入一片混亂之中,不少船隻為了躲避火把和巨石,互相碰撞,士卒紛紛落水。
凌操不避矢石,站在船頭指揮呼喝,被崖上埋伏的弓弩手重點照顧,死於亂箭之下。徐琨接替凌操在船頭上指揮,也被崖頂掉落的石塊所傷,墜入水中溺亡。
孫權的先鋒艦隊大敗,傷亡八千餘人,艦隻損失過半。
孫權見士卒疲憊傷亡慘重,心存退意。
周瑜勸阻道:“出兵十萬,只是先鋒受點小挫而已,豈能輕言放棄?若是主公的兄長孫伯符在,又會如何決策?”
周瑜這樣說孫權,本意是教導孫權,可是孫權見周瑜每次都提起大哥孫策,便覺得周瑜有些不尊重自己,心裡非常不爽。但形勢比人強,此時的孫權還離不開周瑜的輔佐,孫權只好忍了忍,對周瑜施了一禮道:“多謝公瑾指教,兩軍戰陣之事,但請公瑾抉擇。”
周瑜也不客氣,直接接過了指揮權,命呂蒙,董襲率500敢死隊每人穿上兩件盔甲乘大船冒著石頭,火把和箭矢衝鋒。經過艱苦的戰鬥,在損失了上百人之後,呂蒙、董襲最終成功地透過了這段河道。
孫權的後續艦隊士氣大受鼓舞,加上崖頂石塊等防禦物資也畢竟有限。在石頭變得稀少了之後,周瑜令程普黃蓋領大艦隊快速透過了這段河道,與守在沔口的陳就先鋒艦隊激戰。
呂蒙在近戰中格殺陳就。失去首領的黃祖先鋒大軍被孫權全部殲滅。
黃祖聽說先鋒大軍被殲,連忙親領中軍艦隊來戰,兩支水軍在夏口大戰數日,黃祖不敵孫權艦多,棄艦登岸,死守夏口城待援。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