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守軍士氣復振,袁譚連攻十餘日,死傷八千多人沒能攻下奉高城。直到曹仁八萬大軍趕到,袁譚只好帶著剩下的四萬多人退往牟縣,並派人回青州召集人馬前來增援。
曹仁的到來,讓形勢一下子出現了逆轉,袁譚退往牟縣之後,曹仁立即跟進,將袁譚圍在了牟縣城中。好在袁譚尚有四萬人馬,憑城而守,倒也暫時沒有問題,只是時間若拖久了,也是麻煩得很。
正當袁譚陷入苦惱而曹仁志得意滿之時,一支第三方勢力的介入,再次讓戰局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
泰山在中國被稱為“五嶽之尊”,雄起於華北平原之東,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東臨大海,西靠黃河,東西長約200公里南北寬約50公里,主脈,支脈,餘脈涉及周邊十餘縣,盤臥面積達426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山頭上千個,層巒疊峰、凌空高聳,山高谷深,地形極是複雜。
在這上千個山頭和山谷間,還活動著一支黃巾軍——其實是孫觀和成廉的徐州軍殘部!
當初陳宮和臧霸離開泰山去投奔王嵩時,將這支數千人的軍隊交給孫觀和成廉,讓他們仍然以黃巾軍的身份,在泰山山脈活動,待天下有變時,可做為一支奇兵使用。
陳宮等人走後,孫觀、尹禮和昌狶等人利用原來在黃巾中的聲望,不斷收納前來投奔的黃巾餘眾,三年下來,已經發展到人口八萬餘人,士兵上萬人。
這些人在群山之中自給自足,不納稅,不服官府管束。泰山太守呂虔幾次想剿滅這支武裝力量,都因地形複雜而不能成功,又因這些人也不禍害地方,不給官府找麻煩。呂虔也只好聽之任之,大家相安無事即可。
王嵩知道有這支隱秘的軍隊在泰山活動之後,也數次派出商隊,暗中運送了大量金銀錢財和武器給孫觀,供其生存發展。
孫觀和成廉一直在密切關注著這一次泰山大戰。
做為呂布的鐵桿下屬,孫觀和成廉做夢都希望能給呂布報仇雪恨的,因此,在孫觀和成廉心中,是希望曹軍被打得越慘越好的。
戰事前期,孫觀和成廉見到袁譚連戰連勝時,便只是樂見其成而按兵不動。如今見曹仁大軍將袁譚圍在牟縣,這二位轉職的強盜頭子心裡開始不淡定了。
“前主公被害三年了,我們也該為前主公做點事情了吧?”成廉對孫觀和昌狶道。
“是啊,咱們是該合計一下要怎麼報復一下曹賊才好。”孫觀也應和道。
“我們實力有限,直接進攻曹仁的話是不可取的,依我看,我們還是看看能不能把曹仁的後勤斷了吧。”昌狶道。
成廉道:“各位有何計較?”
孫觀道:“據內線傳來的報告,曹仁的糧草全部屯集在奉高城中。若能破了奉高城,燒了城中的糧草,牟縣之圍自解。”
成廉道:“只是奉高城做為泰山郡治,袁譚數萬大軍強攻十幾天都沒有攻破,我們想劫這些糧草,談何容易。”
這時鬼點子最多的“賊眉鼠眼”的尹禮笑了笑道:“成將軍還是對我們黃巾不夠了解啊,我們黃巾從自貧苦百姓之中來,亦可回到百姓之中去!”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