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泰山郡的太守名叫呂虔,也算是曹操手下有勇有謀的得力干將,文能治政,武能統軍。
自從呂虔擔任泰山郡太守以來,致力於打擊盜匪,改善史治民生,很多躲藏在山裡的百姓和盜匪也陸陸續續返回鄉里定居從事生產。
呂虔挑選強壯的百姓補充到軍隊中,使全郡兵力達到二萬多人,泰山郡兵的戰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百姓安居樂業,號稱“盜匪窩“的泰山郡安定了不少。
為了不暴露真實的軍事意圖,文丑和郭圖只帶了二千親兵來到青州臨淄,向袁譚轉交了袁紹的密信後,袁譚以文丑為大將,以郭圖為軍師,暗中調兵六萬向泰山郡邊界集結。
此時的呂虔根本沒想到會有來自青州的進攻。待呂虔回過神來時,袁譚已連繼攻破多道關隘,佔領了茌縣、嬴縣、牟縣、萊蕪,兵鋒直抵郡治奉高。
呂虔一邊收縮兵力死守奉高,一邊向兗州刺史曹仁求援。
袁譚與文丑強攻奉高,激戰三天,死傷四千多人都無法攻破奉高城。
郭圖對袁譚道:“奉高城一時難以攻下,而兗州援軍將至,若待兗州援軍到達,則前功盡棄矣。”
袁譚和郭圖是老搭檔了,以前正因為有郭圖的幫助,才打敗劉備,全取了青州,所以,袁譚對郭圖非常尊敬,一直以師禮相待。
聽郭圖如此一說,袁譚便很虛心地請教道:“還請先生指點。”
郭圖滿意地點點頭道:“大公子可親自率軍圍城,大張旗鼓,虛張聲勢,而暗中讓文將軍帶兵三萬,前去伏擊從兗州來的援軍。待擊敗了曹仁的援軍,奉高城士氣頹喪,便可一舉而破之。”
袁譚大喜,又問道:“不知先生認為,在何處設伏為好?”
郭圖道:“泰山郡多山,只要安排得當,隨處可以設伏,為穩妥起見,我願與文將軍同去伏擊曹仁的援軍。”
袁譚連忙拜謝,然後讓文丑與郭圖領兵三萬於深夜出營,自己則仍舊留在奉高城外虛張聲勢,將剩餘的三萬多軍隊,弄出六萬人的聲勢來。
兗州牧曹仁接到呂虔的告急文書,也是頗感詫異:這個袁紹不是剛向曹操示好嗎?袁紹給朝廷朝貢的隊伍,現在都還在許昌沒走呢,然道是袁譚個人自作主張進攻泰山郡?
不過詫異歸詫異,曹仁還是立即下令李典領兵三萬前去增援。
李典的三萬大軍來到博縣境內,卻在一個山谷中一頭扎進了郭圖設好的口袋陣而渾然不知。
文丑站在山樑上,藉助樹葉的掩護,緊緊地盯著越來越近的曹軍,看到曹軍進入了伏擊圈後,文丑用力地一揮手,身後的親兵立即舉起鼓槌,使勁地敲向旁邊的牛皮戰鼓。兩側的山坡上的伏兵立即向山谷中射出三輪弓箭,猝不及防的曹軍被射倒了一大片。
三輪齊射之後,文丑一馬當先,率領袁軍從兩側山坡上呼嘯而下。
李典見中了埋伏,不敢戀戰,連忙掉頭就跑,跑到谷口之後,便守在谷口,接應從山谷中潰退出來計程車卒,得兩萬五千餘人。李典匆忙整頓潰軍在谷口列陣,準備迎戰尾追而來的袁軍。
文丑將圍堵在谷中的曹軍全部殺死,不留一個俘虜,然後領著二萬大軍出谷而來,與李典當面列陣。
“李將軍果然不愧是當世名將,竟然能這麼快整頓潰兵,讓人佩服啊。”看到李典整齊的軍陣,文丑由衷地讚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