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普想了想道:“孫紹年幼,現在天下未平,確實不便繼承主公基業。但讓主公弟弟繼承主公基業,主公之子長大之後,又如何與叔伯相處,此事尚需一個萬全之策。”
黃蓋便道:“可假借主公遺命,傳位於仁厚的二公子孫權,使孫權免去得位不正之嫌,再由我等共同進言孫權,善待孫紹,自然無事。”
程普道:“黃老將軍之言有理,請兩位將軍幫忙穩著軍心,使軍心不致動搖。”
黃蓋韓當兩人齊聲道:“程將軍放心,我等定當齊心協力,確保軍隊不亂!”
程普接著又道:“接下來,還需與文官們達成共識,請張昭張紘前來議事。”
沒多久,張昭張紘趕到軍營,得知孫策歸天的訊息,都是傷心不已,在談到江東繼承人時,張昭張紘也都反對立孫紹而支援立孫權。
這件事就這樣定下來了。
接著,張昭讓人炮製孫策遺言,傳吳侯之位給孫權孫仲謀。
孫權連夜趕到軍營,看到孫策的遺體,痛哭失聲,不能理事。
長史張昭對孫權表示:“孝廉,難道現在是痛哭的時候嗎?古時候周公制定禮制,他的兒子伯禽卻沒有遵守,這並非伯禽違逆父親,而是當時的形勢不允許他這麼做。如今江東內外的壞人都在猖狂活動,像豺狼一樣的壞人更是充滿道路。在這種情況下,你卻在哭哀兄長,事事遵從禮制,這就好像開啟大門去歡迎壞人,這並非仁義之舉。”
於是,張昭讓孫權脫下喪服,改穿官服,扶著他上馬,讓他外出巡視軍隊,軍心乃安。原文:孝廉,此寧哭時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師,非違父,時不得行也。況今奸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乃改易權服,扶令上馬,使出巡軍)
沒多久,周瑜也從巴丘趕回吳郡,公開表達向孫權效忠。
……
建安六年公元200年),19歲的孫權按孫策“遺言”繼任吳侯、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駐守吳郡。
孫策剛剛統一江東沒有多久,地方士民仍存異心,因此孫權最初掌管江東時,局勢動盪不安。
廬江太守李術更是公開反叛,孫氏宗室內部廬陵太守孫輔通敵曹操、孫暠企圖奪權,丹陽太守和宗室重臣孫河遭到殺害,豫章、會稽等地數萬山越也伺機作亂。
孫權以張昭為師傅,以周瑜、程普等舊臣,統御諸將。先率軍消滅李術,得其部眾三萬餘人;阻止宗室動亂;又滅山越六千,收編萬餘。他又廣招賢才,聘求名士,嚴畯,陸遜、徐盛、顧邵等人被招至麾下,安定了地方大族之心,穩定了江南局勢。
……
周瑜趕到吳郡之後,心中悲憤不已,發誓要將刺客抓起來碎屍萬段。
周瑜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力量,將整個江東都動員了起來
可是丹徒山早被一把火燒了個乾淨,半點證據都不曾留下。各處路口哨點倒是抓了不少可疑的盜匪,但調查下去,都不是周瑜要找的人。
無奈之下,周瑜只好放棄。孫策之死,竟成一樁懸案,甚至有陰謀論者懷疑是孫權暗中指使他人所為,給孫權對江東的統治,帶來了不少麻煩。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