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配固然有罪,但當務之急,是如何救回三公子。”逢紀與審配,是支援袁尚的同一黨派,自然不能看著審配吃虧。
郭圖道:“據暗探傳來訊息,羌族聯軍和韓遂馬騰均已失敗,五路進攻王嵩的軍隊,只剩下三路。此番征伐王嵩,恐難以達到預期戰略目標,不如就此罷戰?”
許攸道:“不可!羌人聯軍與韓遂馬騰雖敗,對王嵩的戰爭潛力造成了很大消耗,王嵩縱然戰勝了那兩路進攻,損失也會很大,戰場的主動權仍然在我方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且,就算沒有羌人聯軍和韓遂馬騰的涼州兵,僅憑主公與曹操合力,擊敗王嵩,仍然勝券在握。
王嵩雖強,其戰爭潛力也遠遜主公與曹操聯手之總和,因此戰事拖延越久,對王嵩越是不利,最後失敗的必是王嵩。當此關鍵時刻,豈可輕一點小挫而輕言放棄?”
袁紹長嘆一口氣道:“話雖如此,不過如今尚兒在王嵩手中,死活不知,我又怎能坐視不理?”
許攸道:“若此次放過王嵩,讓王嵩逃過一劫,今後再難制矣,請主公以大局為先!”
辛毗道:“三公子雖然為王嵩所擒,王嵩也不敢對三公子如何,主公可知會曹操,兩家再各徵十萬兵馬,孤注一擲,必能擊敗王嵩!”
逢紀大罵辛毗道:“汝欲害死三公子嗎?
三公子在王嵩手中,若王嵩戰勝,三公子自然無事,若王嵩戰事不利,必然會折辱三公子,三公子貴體,如何能承受王嵩虐待?”
辛毗亦回罵道:“幹大事者,當以大局為重,汝欲毀主公基業乎?主公有三子,豈可因一子被俘而放棄大好局面?”
袁紹拍案道:“我是尚兒的親爹!必以救尚兒為先!”
辛毗不敢再言,許攸亦默然無語。
沉默良久,袁紹才又開口道:“子遠足智多謀,可有妙計救出尚兒?”
許攸道:“欲救三公子,只有派人前去談判。不過,談判之前,可增兵河內懷縣戰場,示之以威,使王嵩不敢漫天要價。”
袁紹從其言,立即下令壺關和河內懷縣暫緩進攻,又從鄴城招三萬青壯支援河內戰場的張合,製造一種要孤注一擲,傾力一戰的假像。然後派出郭圖為使者,去洛陽與王嵩談判。
……
王嵩接到田豐傳來的井陘關戰報,大喜過望道:“此戰勝券在握,已無憂矣!”
程昱問道:“主公是說,袁紹會罷戰求和?”
王嵩道:“然也,袁紹三子之中,最愛袁尚,如今執於我手,袁紹必束求和。”
“袁紹有三子,豈會因一子被俘而罷戰?”兇殘謀士程昱,很難認同王嵩的這種推斷。能拿人肉風乾充軍糧的人,哪裡會理解袁紹的愛子之情?
王嵩道:“曹操當初為奪取徐州,連父仇都可以不報。如果此次抓的是曹操的兒子,曹操必然以大局為重,為霸業而不計愛子安危。
但袁本初不同啊,袁本初幹大事而惜身,又怎麼捨得愛子受罪。”
郭嘉道:“主公英明,看透了袁紹的性格和為人,因此,我也認為,此番大戰結束之期不遠矣。袁紹必派人前來談判。
不過,在談判之前,有可能增兵河內郡懷縣戰場,為其談判造勢。”
王嵩道:“可讓周泰的水師襲擾汲縣,威脅張合的後勤,支援河內戰場。停戰之前,狠狠地教訓一下袁紹!”
王嵩認為此計不錯,下令依計行事。
翌日一早,有快馬來報徐庶張燕押送袁尚、審配等俘虜,將要抵達洛陽。
“來人,傳令下去,擺出全套驃騎將軍儀仗,出城十里相迎!”
王嵩聞言大喜,準備用最高的規格來迎接這一戰中扭乾轉坤的張燕和徐庶!
王嵩擺出儀仗,早早地出發,率領著文武官員,浩浩蕩蕩地來到洛陽城外十里亭中,等了一個多時辰,才見官道之上,灰塵滾滾,兩千精騎押送著數十輛囚車而來,當先兩人,一人武將打扮,身高體長,威風凜凜,正是張燕。旁邊一人,身穿儒裝,身材高大,孔武有力,雙目精光益彩,一看就是智謀出眾之人,想來這就是徐庶了。
王嵩騎著紅獅馬上前迎接,隔得老遠,就大叫聲道:“張將軍別來無羔?身旁之人可是徐庶?”
張燕與徐庶慌忙下馬跪地道:“張燕徐庶)磕見主公,不敢當主公如此遠迎之禮。”
王嵩下馬一一扶起道:“兩位巧施妙計,生擒袁尚,說是戰首功亦當之無愧。”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