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是關羽的師弟,雖力氣不及文丑,但刀法精湛,與文丑相鬥,幾十合內倒不致落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懷領三千軍出城,夾擊文丑的軍隊,文丑的軍隊兩面受敵,而文丑本人又被李勇纏著惡鬥,軍隊指揮不靈。文丑只好棄了李勇,率軍暫退。
李勇見文丑暫退,考慮到文丑必然再來攻城,便棄了襄洹,與張懷合軍一處,同守潞城。
文丑回身再戰時,潞城的守軍己經有將近九千人,又有李勇這樣的猛將在,將潞城守得嚴嚴實實的。
周倉防守的屯留,也打得有聲有色。周倉經過關羽的多年指點,武藝與李勇相當,淳于瓊根本不敢親自上城與周倉交鋒,只讓士兵輪流攻城,消耗守軍的人數和體力。
顏良連續四天四夜的攻打壺關,壺關城下死傷枕籍,血流成河。逢紀辛評也耗盡心思,各種攻城手段花樣百出,卻連城頭都不曾登上去過,而守軍傷亡還不到一千人。
顏良和逢紀等人連夜向袁紹稟報。袁紹聽說後,忙問壺關守將是誰,聽說是毫無名聲的郝昭,袁紹謂然長嘆道:“奈何如此良將又歸王高山矣!”
辛評進言道:“壺關之戰,關係到主公制霸天下的大戰略,主公可再調兵五萬,親征壺關。這一戰不求速勝,哪怕只是拖著王嵩的兵力,便也會導致王嵩的兵力不足。消耗王嵩的戰爭潛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袁紹道:“仲治辛評字仲治)言之有理,只是如此消耗下去,我軍傷亡也會很大。各位可還有更好的破敵之策?”
許攸道:“在太行山的幾條陘道中,有一條道可直通太原,或者可以一試。”
袁紹道:“子遠說的是井陘吧,這條道,我也曾想過,只是井陘有黑山張燕盤踞,要走井陘恐不容易。”
許攸道:“估且一試,用於分散王嵩兵力,也是不錯。”
袁紹覺得可行,便依許攸之計,命三公子袁尚領五萬人馬,暗中從井陘向幷州滲透,與張燕爭奪井陘。”
然後,袁紹親率五萬大軍增援壺關的顏良。做出一副長期攻打,不死不休的姿態。
袁尚的五萬人,也沿井陘一路掃蕩前進,進逼井陘關中,與張燕的黑山軍展開了爭奪井陘關的大戰。
到第六天,幷州軍團主將關羽和軍師田豐領三萬援軍趕到壺關城。見到郝昭僅以一萬人馬守城,卻在十萬袁軍圍攻之下,激戰五天五夜,殺敵兩萬多人而幷州軍損失不到二千。對郝昭的守城之能讚歎不已。
想起王嵩當初說過郝昭守城之能,諸將無人能及,眾人對王嵩識人之能,更是佩服得無以復加。
田豐看到袁軍再次增加五萬,並且袁紹的將旗也出現在袁軍之中,便對關羽道:
“袁紹親自前來攻打壺關,可見袁紹這次對幷州是勢在必得了,我們要做好長期堅守的思想準。也要想到各種可能出現的意外。
另外,井陘關可直通太原,我們這裡兵力充裕,可讓周倉領一萬精兵去協助張燕,固守井陘關。”
想了一想,田豐又道:“黑山軍並非鐵板一塊,要提醒張燕和周倉,必須要提防有人叛投袁紹。為防萬一,可臨時向主公申請徵兵一萬,加強太原城的守城力量。”
關羽依其言,將在太原留下的二萬精銳中,調出五千給周倉,讓周倉協助張燕固守井陘關。
壺關保衛戰,隨著關羽三萬援軍的到來,開始進入相持階段,關羽無法擊敗兵力絕對優勢的袁紹,袁紹也拿壺關這個堅城無可奈何。
不過,袁紹也不著急,依舊每天安排一次例行攻城,且攻城戰鬥並非像開始那樣激烈。
關羽則繼續讓郝昭為守城主將,自己負責人員和物資的排程。雙方都在等待新的戰機出現。
壺關暫時無憂,但是,據守河內的趙雲軍團卻遭遇到了巨大的危機,被張合帶領的十萬大軍攻入了河內,連失好幾個縣城。逼得趙雲的河內軍團手忙腳亂,顧此失彼。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