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蒲津渡已經陷入了極度的危險之中了。
晏明是跟隨王嵩的元老了,早在王嵩穿越後的第一戰,就跟隨在王嵩身邊。多年征戰,早已磨練成可以獨擋一面的統軍大將了。
見王嵩將後路交給自己,晏明不敢有絲毫懈怠,立即在原有的渡口城堡的基礎上,做了很多加強防衛的措施。
在渡口城外的護城河外,又挖了二條深溝,深溝中引入河水,相當於多了二條小型護城河。
晏明正準備再挖一條壕溝時,但見西南方向煙塵謾天,煙塵前面,一隊幷州軍斥候在驚慌地往回奔逃,一邊奔逃一邊大聲地喊叫著什麼。晏明忙登上城頭一看,只見西涼軍漫山遍野,一眼望不到邊際,至少在八萬以上。
晏明大驚失色地喊道:“快,敵襲!佈防!”
又轉身對李勇說:“去通知對岸坂蒲城守將,將坂浦城的所有守城物資也全部運過河來,然後,再去向河東太守韓浩求援。”
李勇大聲應諾而去。
晏明明白,現在最重要的是時間,無論如何都要拖到王嵩的主力回援,否則,一旦浮橋被西涼軍燒掉,王嵩將徹底變成一支孤軍,接下來的戰事發展就會增加很多不利的變數。
晏明命李樂領2千軍守城,親自與典韋,郝萌等人,領8千軍士在城外第二道壕溝後列陣。一排巨盾在前,弓弩手在後,長槍手在弓箭手之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傕來到之後,並沒有急著進攻,而是讓西涼軍紮營做飯,他要讓西涼軍恢復體力後,一舉擊破渡口守軍。
晏明見狀,也趕忙令郝萌做好飯送到陣地來。雙方休養體力,準備掐架。
午飯之後,李傕讓李別領一萬人試探性進攻。李別一萬人排著整齊的方陣向晏明的守軍壓了過來。
晏明緊張地計算著距離,當西涼兵進入射程之後,晏明與李別不約而同地一揮手,兩片黑雲從各自陣地上騰起,快速撞向對方陣地。因為雙方卻是仰射,一部分箭矢被雙方巨盾攔截,大部分箭矢還是撞進了對方的陣中。
此時便可以看出雙方裝備的差距了。幷州軍的鋼甲,非常有效地防禦到了絕大部分箭矢,只要不是直接射中面門,很少有傷到要害的。而以皮甲為主的西涼兵,則倒下了一大片。幾輪對射下來,西涼軍死傷至少上千人,而幷州軍傷亡不足3百人。
這次試探性的進攻,讓李傕看到了幷州軍在防禦方面的優勢,李傕決定調整戰術,下令鳴金收兵。
一個時辰之後,李傕再次發動進功動三萬大軍,以木板在前遮擋箭矢,掩護士兵用土石填充壕溝。
晏明指揮士兵,用投擲火油等手段,拼命地拖延壕溝填平的時間。但是,到傍晚時分,兩條壕溝還有都被填平。晏明領兵退到護城河後,背城下寨。
天黑下來以後,李傕並沒有停止進攻,而是選擇連夜進攻。因為李傕知道,王嵩隨時可能回援,必須儘快攻佔渡口,才能達成自己的戰略構想。
雙方激戰到第二天早上,護城河終於被填平,晏明也只好率軍退入城中。
城外的壕溝,為晏明贏得了非常寶貴的一天時間,對岸坂浦城中的守城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了對岸的渡口,李勇已經返回,韓浩正在組織民壯,估計很快就會有民壯過河來支援守城。
但是,接下來這一天,註定會是非常殘酷的一天。
李傕不斷地催動大軍輪流攻城,晏明指揮著軍隊嚴防死守,不斷地使用火油,和燃燒瓶遲滯西涼兵的進攻。而典韋、李勇和郝萌,則四處遊走,哪裡有敵人爬上城頭,典韋他們就帶人撲上去。激戰一整天,一萬守軍加上對岸過來的二千援軍,已經死傷四千多人,能戰的已不足八千人。
好在晚飯時分,韓浩又帶三千援軍和一千民壯趕到。
但是,李傕絕非等閒之輩!
透過一天的準備,李傕徵集了上百艘漁船,在漁船上滿載引火之物,從黃河上游將船放下,企圖直接燒燬浮橋。
韓浩只好分出二千人,駕駛著帶推杆的船隻進入浮橋上游阻擋火船也就是在船上有很長的推杆,將火船推在自已的船外,待其自行燒燬)。同時,讓民壯站在浮橋上,一旦有火船漏網,則由民壯在浮橋上用推杆推著火船,讓其自行燒燬。所幸西涼兵不善舟船,要不這渡口和浮橋恐怕早就不保了。
到第三天早上,晏明的守軍,能戰的不足六千人且人人帶傷。韓浩的二千人,仍須防備黃河上的火船和一些乘漁船而下的西涼兵,城頭已經岌岌可危。
城外的李傕,傷亡近一萬五千人,但李傕集結左馮翊周邊的縣城軍隊,人數不減反增,達到了十萬人之多。
然而此時,王嵩大軍終於趕到。
李傕見王嵩大軍趕到,便知道搶佔渡口將王嵩關在關中地區的戰略目標不能達成了。
搶不成渡口也沒關係,論野戰,李傕可從來不怕過誰。
為了避免得腹背受敵。李催帶兵向南移營十里列陣,準備與王嵩來一次正面碰撞。
王嵩則帶領著大軍直接來到渡口,與晏明典韋等人相見。晏明典韋李勇等人激戰兩天兩夜未曾閤眼,都累得快要虛脫了,在接到王嵩後沒說幾句話便沉沉睡去,鼾聲如雷。
……
喜歡三國之再續雄漢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再續雄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