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幷州最近做了很多調整,人口及地方也增加不少,需要時間消化吸收,按王嵩的規劃,最好是二年之內不要有對外戰爭。
內政方面,有田豐荀彧等人,都是內政高手,於是,王嵩想去新收的河內走走,體查民情,瞭解情況,也順使對多瞭解一下司馬家這顆民族的毒瘤。
王嵩不想興師動眾,只帶了典韋胡車兒何曼三人及15名親衛,郭嘉不放心,便又讓高覽帶了500親衛遠遠跟著。
王嵩幾人過了上黨,進入河內,沿途檢視各個屯墾點。
河內在實行幷州一樣的善政後,流民絡繹不絕前來河內,每一處安排都井然有序。看來負責屯墾的韓浩是個內政大才。
原本的歷史上,韓浩曾為曹操管理屯田,立下了汗馬功勞。能留名青史的人物,果然都是不簡單的角色。
到了懷縣之後,高順與華雄早在路口迎接。原來是王德的內情局人員,在暗中保護王嵩,提前傳信給了高順。
“高順華雄韓浩)參見主公!“
“快遞、元嗣、修偉韓浩字元嗣,華雄字修偉)快快請起。”
王嵩趕忙扶起,又拉著韓浩的手道:
“你就是元嗣啊,我可是久聞大名了,元嗣能文能武,武可為將帥,文可治州郡,實為大才也。”王嵩不惜諡美之詞。
“多謝主公誇張,浩愧不敢當啊。”
“元嗣不必過謙,不知對於河內屯墾,元嗣有何見解?”王嵩問道。
“主公,河內屯墾安置,倒也順利,只是豪強勢力極大,土地兼併嚴重,董卓之亂後,很多百姓及中小地主逃亡,幾家大士族乘機吞併大片土地,如不加以制止,輕則影響河內的發展,重則必為河內禍患。”
停了一下,韓浩又苦笑道:
“河內六大家族:司馬,張,潘,楊,陳,孫,所擁有的土地面積,佔了河內總面積的將近一半,其中溫縣司馬家所擁有土地超過120萬頃,溫縣一帶,屯墾無從談起。
這些豪強建了不少塢堡,西涼軍過境,也傷不到他們分毫,反而給了他們奪取無主土地的機會。”
王嵩用有些沉痛的語氣,緩緩地說道:
“土地兼併,就是黃巾之亂的根源啊,百姓沒有土地,無法生存,只好造反。
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必可輕。
所以,凡我幷州官吏,都要謹記:官為舟,民為水的道理。
至於河內豪強之事,可徐徐圖之,元嗣也不必操之過急。”
聽了韓浩的話,王嵩對司馬家更加留意了,第二天,王嵩便帶了典韋等四人,穿著老百姓的衣服,喬裝一番,去溫縣檢視。
剛進入溫縣沒多久,就感覺被人盯上了,進入縣城,就被一夥武裝家丁圍住。為首一人,生得五大三粗,孔武有力,手持鐵矛,指著王嵩三人道:“你們是哪裡來的奸細?老實交代。不要告訴我你們是流民。哼哼。”
也難怪,四人高大壯實異於常人。
王嵩止著了想要動手的典韋等人,王嵩淡淡的問道:“你們又是誰?”
“我們是司馬家的家兵,負責保護溫縣。”壯漢回答道。
王嵩雙眼微微一眯,旋即恢復常態,依舊淡淡地問道:“溫縣不是由官府保護嗎?怎會是司馬家的家兵來保護?”
壯漢正要回答,一個變聲期的男音從旁邊客棧傳來:
“貴客到了,休得無禮!”
隨著喝一位14歲左右的儒生走過來,對著王嵩得意地陰笑道:“不知冠軍侯駕到,得罪了。”
王嵩波瀾不驚,依舊淡淡地道:“你確定沒認錯人?你又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