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6月底,王嵩與秦頡會師宛城城外,對宛城發起猛攻。高順帶領陷陣營率先攻上城頭,殺散守軍,眾人蟻附般推進,大破敵軍,黃巾軍紛紛投降。
此戰,黃巾軍戰死3萬多人,王嵩俘虜黃巾軍6萬多人,秦頡俘虜2萬多人,幾萬人潰散,不再形成勢力,於是豫州一帶的黃巾軍被全部討平。
秦頡不顧王嵩勸阻,將俘虜全部屠殺。王嵩也沒有辦法,畢竟是互不統屬的兩支軍隊。
王嵩再次召開戰俘大會,作秀手段越來越成熟,讓程昱佩服不已。大呼“主公英明”。
程昱這一聲“主公英明”,立即帶動了其它對王嵩稱呼的改變,諸將都開始尊稱王嵩為主公。
就連關羽等人,與王嵩雖為結義兄弟,但卻再也不肯在公開場合叫王嵩為四弟,三人約定,在公開場合都以主公稱呼王嵩,只有私下裡,才呼王嵩為四弟。
王嵩爭辯不過這些不講道理的兄長,只好無奈答應,從此之後,王嵩依然稱他們三人為“典大哥”、“關二哥”、“張三哥”,而他們三人卻只有私下裡稱呼王嵩為“四弟”,公開場合一律稱呼王嵩為主公。
此次大破宛城,又繳獲金三十五萬兩,銀六百多萬兩,銅錢無數,絹布二千多梱,糧食五百多萬擔。
秦頡差不多也繳獲這麼多,大家都心照不宣。
怎麼會有這麼多?王嵩感到非常驚訝,直到程昱向王嵩講解南陽的情況,王嵩才明白,其實自己這點收穫並不算多。
程昱對王嵩的解釋就是:
汝南地區尤其是南陽地區,遍地皇親國戚,官宦世家。東漢的劉秀出自南陽,何皇后何進等也都是南陽人。
黃巾大肆劫掠,財富多得驚人,最後都便宜了漢軍,當然不排除還有大量藏起來的財物。
歷史上的李自成,只是在北京城,就劫掠捲走了6000多萬兩銀子。張獻忠往四川運銀子,整船整船的銀子都沉在長江中。
再看歷史上的太平天國,大肆劫掠後,堆在天京的就有上億兩白銀。
漢末的董卓劫掠洛陽後,專門修建一座媚塢城堡來存放金銀和糧食。
孫子曰:“兵爭為利”——戰爭的目的便是為了爭利,沒有利益便沒戰爭。
戰爭,就是財富重新分配的盛宴!
……
河北戰場,盧植在廣宗城無法戰勝張角,戰事陷於僵持。
剛好靈帝派左豐視察軍情,有人勸盧植賄賂左豐,但盧植不肯,左豐便向靈帝誣告盧植作戰不力。靈帝大怒,用囚車押送盧植回京。而以董卓代替盧植。
董卓也不能取勝,反被張角戰敗,損兵折將,差點連命都丟了。
正當靈帝不知該用何人為統帥時,從南陽傳來了王嵩的捷報,靈帝大喜,便命王嵩北上廣宗,並將之前董卓戰敗後收攏的近二萬多名殘軍,也一併交接給王嵩收編統領,使王嵩的可用兵力增加到了五萬人。
王嵩接到靈帝的聖旨之後,立即派出王德打探冀州黃巾的情況和分析盧植和董卓失敗的原因。
王德的情報局,其實也一直在關注著冀州的戰況。王嵩很快便拿到了冀州的一些重要資料。
看完這些資料之後,程昱對王嵩道:“主公,從王德送來的情報看,盧植和董卓的失敗並非偶然,而是因為廣宗黃巾戰力遠超其它地區黃巾。
廣宗是張角的大本營,黃巾有25萬人,更有張角的親自挑選訓練的黃巾力士共一萬多人。”
王嵩也是一臉凝重道:“原來傳說中的黃巾力士是真的啊,這一仗恐怕比較難打了。”
這些黃巾力士是張角起事之前,從各地數十萬人中挑選身強體壯武藝高強者,經過嚴格訓練組成的精銳部隊,戰力強橫且裝備精良,是黃巾軍中唯一一支戰力超過漢軍的軍隊,也可以說,是張角組建的特種部隊。
“主公,如果只有這支黃巾力士,我們並不用擔心,以我軍的戰力,未必會落了下風。我們從幷州過來的一萬多軍隊,戰力不會比黃巾力士差。”
程昱皺了皺眉頭,接著道:“問題是:除了這一萬黃巾力士,張角還有二十五萬普通黃巾士卒!
我們仔細探查了廣宗的幾次戰役,最後我們有一個重大發現,盧植和董卓統領的漢軍,其實都可以單獨擊敗這一萬黃巾力,也可以單獨擊敗這二十五萬烏合之眾人黃巾士兵。
但是,盧植和董卓的漢軍卻擋不住擋不住黃巾力士和普通黃巾士兵的互相配合進攻!他們都是敗於張角的同一個戰術!”
“張角的同一個戰術?”王嵩吃了一驚,連忙問道:“是何種戰術?”
程昱道:“這種戰術就是:
以黃巾力士抵在中軍之前,頂住對方的進攻,然後左、右兩個方向,每個方向出動七八萬人,漫山遍野一哄而上,將對方包裹,隨之將對方淹沒!”
王嵩大吃一驚,臉色異常凝重地說道:“這確實是人海戰術的最佳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