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的一段時間裡,四人在張飛莊上,白天一起喝酒練武,晚上則在大房間同屋而眠,床太小,張飛便將地上收拾乾淨鋪成地鋪。
而在這四人之中,王嵩雖然年齡最小,武技卻並不弱於其它三人,加之後世又有幾十年的人生經驗,論及情商及見識,卻是典關張三人無法相比的,十幾天相處下來,三人都對王嵩歎服不已。
張飛嗜酒,一直惦記著王嵩的茅臺仙酒,幾乎每天都要向王嵩反覆確認幾次:“俺說四弟啊,你那什麼茅臺仙酒,果真只有兩瓶?”
王嵩被逼得沒法,只好對張飛說:“三哥啊,看你說的,我還能騙你不成?不過這仙酒的製法,我曾聽師父說起過,記得那麼一點點……”
“啥?你會造這仙酒?哎喲,我的四弟,你為什麼不早說呢?可饞死你三哥了,快給三哥造幾壇酒出來解解饞。”張飛聽說王嵩會造這仙酒,立即拉著王嵩大聲叫嚷起來。
那聲音,真真配得上“黃鐘大呂,振聾發聵”八個字……。這可是在演義裡能在長坂坡大喝三聲,使曹操身邊部將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而死的兇人!
王嵩痛苦地伸手揉了揉耳朵,然後開口道:“三哥別急,既然要造酒,就要好好謀劃一番。三哥你想啊,這世上好酒之人,可不只有你張飛一人,咱們要是多造些拿出去賣,那可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啊,那利潤可比你張家殺豬的利潤大多了去!”
張飛的牛眼珠轉了轉,一拍王嵩肩頭,大聲嚷道:“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啊?等三弟造好了仙酒,俺就把喜歡喝酒的人全都叫到桃花莊來,大家一起喝個痛快!”
王嵩覺得很無語,只好對張飛道:“三哥,你去將張伯父找來,我還是跟他說吧。”
沒多久,張飛的老爹張鐵便在張飛的陪同下來到了桃園。王嵩對張鐵秘授以蒸餾酒釀造之法。張鐵奉若至寶,言賣酒之利,六四分成,讓王嵩佔六成,張家只佔四成。
王嵩極力推卻,一分利也不肯要,但最後還是拗不過性如烈火的張飛,只好答應接受四成利,而由張家佔六成賣酒之利。從此涿郡張屠夫家不再賣肉,改行成賣酒。張飛之父張鐵,也從殺豬不眨眼的屠夫,成功轉職為每天巧笑倩兮的賣酒郎。
這個時代釀酒之法,是糧食發酵之後,用麻布過濾酒糟,其酒度只在15~20度且酒質渾濁兼有酸味。而改用現代的蒸餾之法,蒸餾製成高達95度的食用酒精,再用蒸餾水淡化至40度到60度,然後再經過過濾,使酒質更加晶瑩澄澈,酒香撲鼻,飲之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澀,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和濃郁酒香。王嵩又讓張父模仿茅臺的高檔包裝方式,做成三種高檔酒,分別取名“西風烈”,“白蘭地”,“伏特加”。其中“西風烈”酒度最高,主要針對北方地區及草原民族。北方天氣寒冷,酒可驅寒,因此,烈酒在北方存在著巨大的市場和利潤,可以為王嵩換得大量牛羊和戰馬。
而“白蘭地”和“伏特加”的取名則是滿足王嵩的惡趣味,盜用了後世的烈酒品牌。這兩種酒酒度稍低,主要銷往中原及南方地區,可以為王嵩換取發展所需的糧食和金錢。
技術壟斷加上市場需求再加上高檔包裝,烈酒的銷售利潤至少可以達到20倍以上。
張家本是地方豪強,在得到蒸餾酒秘方之後,在之後的數年間便成為了整個大漢排行靠前的鉅富。
烈酒的銷售也給王嵩帶來高額回報,為王嵩日後收攏百姓和整軍備武提供了重要財政來源。
二十天之後,張家生產的烈酒開始推向涿郡市場。這散發著濃郁酒香的烈酒,立即在涿郡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當人們喝過這種濃香的高度蒸餾酒之後,再也沒有人願意回頭去喝原來的糟酒。只是產量有限,再加上不良中間商在黑市中的意翻炒,一時之間,張家烈酒在涿郡變得有價無市,張鐵只好趕製大量作坊,擴大生產,滿足市場需求。
這種酒,普通話百姓是喝不起的,連涿郡計程車族豪強們也都以能喝到這三種酒為榮。喝這種酒,是身份的象徵。誰家宴客要是不擺上一瓶“西風烈“,那是會很丟面子的事情。
期間有個擺地攤賣草鞋的大齡未婚青年,名叫劉備字玄德,長期不務正業,連老婆孩子都養不起,要靠叔父接濟才能免強度日。聽得西風烈酒之名後,劉備竟然傾盡叔父接濟和賣草鞋所得,購得一瓶西風烈酒一醉方休,把家中老孃氣得半死,用掃把將劉備揍得鼻青臉腫,一時傳為涿郡茶餘飯後的笑談。
王嵩聽說這事後,特意找到劉備的地攤去看望這個傳說中“兩耳垂肩,雙手過漆,目能自顧其耳”的畸形兒雙手過膝絕對是畸形)。見面之後,才發現劉備其實是被羅貫中給醜化了。
但見這大齡未婚青年生得身高1米75左右,兩隻很大的扇風耳並非演義中所說的“雙耳垂肩”,只是比人類的耳朵稍大一點而已;雙手也未“過膝”,只不過比常人要稍長一些而已;眼睛也比較大,很有精神,但要看自家耳朵,還是需要藉助鏡子的光線反射原理才能做到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