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嘆完了,周美巧才想起來問:“誰手這麼巧?”
韓檬故意不答,只看許清嘉。
許清嘉便道:“一個朋友。”
“是當兵的吧。”
躺在床上休息的諸瑩瑩耳朵動了動,不期然的腦海中浮出一個人名來,狐疑的看向許清嘉。
觸到她的目光,許清嘉微微一挑眉。
諸瑩瑩唰的轉過身,背對著她們。
許清嘉笑了下,她和諸瑩瑩不合,幾乎擺在明面上,這樣也好,生的妝模作樣。
晚飯許清嘉是和許向華還有秦家人一塊吃的。她的習慣生日當天和家人過,之前想著許向華他們都不在,她才約了朋友。可許向華不是回來了嘛,於是她立馬通知改時間,索性在上個週末那天提前過掉了。
不知不覺間,就到了十月底,氣溫已經降下來。
許向華的事情前幾天就已經忙完,特意留出時間陪著許清嘉面試工作人員,教她怎麼挑人。待火鍋店開業三天後,看著進入正軌了,才帶著一個助手離開,另一個助手則留下管理分公司。
八月底第一批身份證面世,開啟了人口自由流動的缺口。雖然身份證還沒普及,但是對於人口管制制度越來越鬆弛,並且政府還在提倡農民進城鎮定居,加快城鎮快建設。
自打火鍋店開始營業,許清嘉就過起了三點一線的生活,家、學校、火鍋店。為此她沒有加入任何社團,倒是韓檬進了辯論社,用她自己的話來說,作為一名外交官,怎麼可以沒有好口才。
如此一來,兩人黏在一塊的時間不可避免的減少。
韓檬嚶嚶嚶,哭訴許清嘉只聞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許清嘉點點頭,火鍋店就是她的新歡,韓檬檬已經失寵了。
到了十一月底,捧著賬本的許清嘉終於放了心,中高階路線沒走錯。小資情調的裝修,新鮮的食材,體貼的服務,精巧的餐具……哪怕價格偏高,照樣生意興隆。
隨著改革開放,部分人先富起來,這一群人消費力呈井噴式增長,偏偏供不應求。對此許清嘉深有體會,有時候想買點奢侈品都不容易,商場裡一些高檔櫃臺只能用僑彙券,得去黑市上折騰一回才能買。
賺了錢的許清嘉決定請小夥伴們來吃火鍋。
下午三四節都沒課的許清嘉和韓檬一塊從圖書館出來,去找晏洋。
到了教學樓下,離下課還有好幾分鐘,韓檬突發奇想,想去聽聽物理學系的課是怎麼上的。
許清嘉可有可無,隨著她上樓。兩人不知道教室,於是只能一間一間找過去。掃一眼,沒有就下一間,晏洋那張臉還是很有識別度的。終於在302教室找到晏洋,鶴立雞群,不是因為相貌好,而是這家夥一個人坐在最後一排。
這會兒的學生對知識那叫一個如饑似渴,尤其是京大學生,哪一個不是搶最前面的位置,除了極個別的學渣。
晏洋是學渣嗎,顯然不是,這家夥上學期是他們系第三名,拖後腿的是公共基礎課,專業課成績傲視群雄。
晏洋也看見了許清嘉她們,笑了下。
許清嘉和韓檬也笑了笑,登時晃花了一幹理科男的眼睛,對於許清嘉和韓檬他們不陌生。試問在大家都光棍一條的時候,你身邊有個同學,長得比你帥,比你聰明,還比你有錢,更可恨的是,他居然還有妹子!!!你會不會特別關注?
這不,一關注,就更是恨得咬手絹。
講臺上的教授發現臺下學生集體溜號,清清嗓子,敲了敲黑板:“這個問題,我們來請一位同學回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