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一臉憂愁地提醒皇後說:“娘娘,您可別放心得太早了。您別忘了,太上皇排行第七,當今皇上排行十二,可都是幼子。所以說,皇子的排行並不能決定一切啊!奴婢雖然讀書不多,但也知道從古至今,順理成章地繼承皇位的嫡長子才是少數。為了大殿下,您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玲瓏的話,讓宋皇後心裡頓時咯噔一聲。
如果嫡長子不能繼承皇位的話……那……意味著什麼呢?
看著年僅四歲,就已經十分懂事的大兒子,宋皇後不由地心頭發緊。
過了幾日之後,皇後便傳了她的長嫂孟氏入宮。
皇後的父親宋堯,膝下共有三女一子。皇後是嫡出次女。
宋堯唯一的兒子,就是皇後的嫡親哥哥宋羲。
宋羲是外男,不好隨意入後宮。所以皇後便宣了宋羲的嫡妻孟氏,代替兄長來坤儀宮說話。
孟氏出身於永昌伯府,是宮中孟宜嬪的堂姐。也是因為這層關系的緣故,皇後對宜嬪向來頗為照顧。
孟氏投桃報李,和皇後的關系相處得十分融洽。
姑嫂二人也不說那麼多客套話,寒暄了幾句之後,皇後便直奔主題,問起宋羲參加科考的事情。
孟氏柔聲道:“娘娘放心,夫君已經在準備雍定三年的科考了。依我看,他備考的狀態還不錯,父親也常常從旁教導。”
宋家是書香世家不假,但並不是每個宋家人,都能那麼輕而易舉地考中進士。
宋羲二十三歲就中了舉,要說他的科考之路也還算順利。可在那之後,宋羲就連續兩次落第。等到明年開春再考試的時候,他就已經差不多三十歲了。
皇後知道,在去年恩科落第之後,宋羲一度非常沮喪,想要放棄科考。
所以她現在,才會時不時地召她的母親姜氏或是嫂子孟氏進宮,關心一下宋羲的近況。
聽孟氏這麼說,皇後便多多少少放下心來。
“大嫂,還請你多多鼓勵哥哥,讓他不要灰心。要知道父親也是連續落第兩次之後,才終於考中進士的。哥哥還年輕,還有很大的希望。”
孟氏嘆了口氣,道:“娘娘,我也是像您這麼說的呀。可夫君看著話不多,實際上卻很要強,老把自己和大堂兄他們比……”
孟氏口中的大堂兄,就是恪靖侯和淮陽大長公主的長子、裴清殊現在的近臣宋池。
當年宋池十八歲中榜眼,是京城裡最耀眼的四公子之首。有這樣優秀的兄長在前,也難怪宋羲心裡會有所比較了。
“大堂兄這樣的天才人物,多少年才能出一個呢?放眼整個京城,也就只有令儀長公主的駙馬容二公子,還有鐘家的二公子可以與之相比了。”皇後說著,搖搖頭道:“嫂嫂,還煩請你多勸勸哥哥,讓他不要太鑽牛角尖了。不是天才也無妨,只要踏踏實實地努力,早晚都會成功。”
孟氏點點頭道:“娘娘說的是。要說起來,咱們宋家現在最出息的,就屬大堂兄了。只可惜分家之後,就和大堂兄他們的來往不多了。”
皇後沉吟道:“親戚之間,還是要盡量多走動走動的。只可惜大堂兄身邊沒有可以出來交際的女眷,不然就能方便許多了……”
和所有人一樣,皇後和孟氏都覺得,宋池這輩子大概也就這樣了。沒有妻子,也沒有孩子,最後將恪靖侯世子之位,傳給自己弟弟的兒子。
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後,竟然傳出宋池的妾室懷孕的訊息。
所有人聽到這個訊息時,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妾室耐不住寂寞,跑出去偷了人。
只有裴清殊是個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