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是個文采斐然之人,但心思同樣不少,這幾年沒少在雲京中參加一些才子交流的詩文聚會,他自己也舉辦過不少,分明在有意識地聚集文人士子,意圖宣揚自身的才名,所謂者何總不可能是區區一點沒什麼實際意義的才子名聲吧?
三皇子天生就是皇子,已算地位極高之人,名利財富他都不缺,那他如此汲汲營營還想要什麼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至於那六皇子,已然出宮建府的他就更了不得了,在滿朝文武大臣中口碑極好,這幾年參與政事確實辦了幾件不錯的大事,可以說眾臣之中呼聲最高的太子人選就是他了。
七皇子已然十六歲,他亦成了奪位之爭的其中一位,只是年紀尚輕有未曾出宮建府,自身所擁有的勢力和人脈著實單薄,唯有他的母家站在他身後給予支撐。
九皇子現年十一歲,但人卻是很聰明,當然,也可能是他背後有人出謀劃策,如今這般緊張的形勢下,他倒是不出頭也不站位,只管在盛元帝身邊賣萌打趣,盡得好一番孝道,甚至有時他的哥哥們想要找人在盛元帝面前求個情什麼的,都會找上他,因而不管是真是假,其他皇子對他都很友善。
至於四皇子景垣……咳,這傢伙這幾年光顧著矇頭做事了,凡是利國利民的事,不論難還是不難,他都會爭取去做,哪怕捱了罵名也不在乎,更甚者一些觸動權貴利益的政策,也是他力主推行的,是以在權貴之中,他的名聲是最差的。
不過,楚寧倒是很欣賞他這樣的作風,有種實幹家的做派。而且,她也知道,這位可並非真的是埋頭苦幹的愣頭青,而是早就暗地裡培植人手、網路人才了,麾下也有一批忠心耿耿的心腹,絕不是其他皇子看到的那種“孤臣、硬骨頭”。
如果真要在這些皇子中選一人為帝,那她肯定比較贊同讓景垣來做皇帝,這樣的實幹家總比野心家強多了,至少黎民百姓不會受苦,國家也會慢慢富裕起來。
楚寧想到這裡不禁失笑,她這發的什麼愁,即便發愁選誰繼任帝位,那也是盛元帝頭疼的事,與她有何關係?
雖然,她並非沒插一腳……咳,其實她從始至終都沒有直接參與,只是有空時會給景垣講些故事,比如華國源遠流長的歷史中遺留下來的,《三國》啊、楚漢之爭啊,隋唐演義啊等等,再或者扔給他幾本書看,比如《孫子兵法》啊,《百戰奇略》啊之類的。
好吧,她承認《孫子兵法》這個確實不該洩露出去,但其他的都沒什麼問題啊,像《三國》和《隋唐演義》都只是故事而已嘛!
楚寧遠目望天,唔,昨天陰沉沉的雲層似乎散了幾分,天氣可能會好轉了。
她是不會承認,其實那些故事裡也有些兵法謀略上的內容的,在她看來,那些就只是故事而已。
她如今要做的,就是努力開好醫館治病救人,儘可能得更多地挽救這世上受病痛折磨的人,如此便可挽救更多的生命,若能推動這個世界的醫學發展的話,她就更高興了。
這一切幸好其他那些皇子不知道,盛元帝也不知道,否則她絕對不會過得如現在這般平靜,那些皇子們只會刺殺她,盛元帝嘛,怕就要叫她進宮喝茶了。
肅王府的小世子突發疾病又再度痊癒的訊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權貴權,這讓聽到訊息的幾個皇子們,紛紛在府中咬碎了一口銀牙,暗恨那小東西怎麼如此命硬!
要知道選擇儲君,繼承人也是一個衡量條件,沒有繼承人的皇子,盛元帝焉能放心立其為太子呢?萬一江山斷了代豈非對不起列祖列宗?
各個皇子中,除了最小的七皇子、九皇子因不夠年齡尚未娶妻,所以沒有子嗣外,其餘皇子皆有孩子了。
大皇子膝下有四子,一嫡三庶;三皇子有三子,兩嫡一庶;六皇子有兩子,均為庶子。只有景垣,膝下僅有一個嫡子,還是個一歲多的小娃娃。
哪怕他在權貴中名聲不顯,但因他曾被先皇后撫養過,佔了半嫡的名分,即便現在看著有些固執古板,可難保不會成為競爭者之一,偏他又沒什麼缺點和軟肋,唯有子嗣單薄這一個硬傷,別人攻訐他當然會以此為突破口了。
可他們卻不知,若是使陰謀耍手段針對他刺殺他,景垣還能忍受,唯有涉及妻子兒女,那是絕對不能忍,此次景子軒險些夭折,幕後之人可算是捅了馬蜂窩了。
喜歡重生之楚寧修仙傳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楚寧修仙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