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動作力量應該是集中在腿部,鎧甲在膝關節處肯定是需要強大的蹬力。”
“很好!下一個!”
話筒傳到了喬?法諾手上,他起身說道:“膝蓋關節的機電助力,腰部關節的機電阻力,胸部關節的機電阻力,還有腹部需要收縮力。應該是多處力量合併在一起。”
“很好!說的很近了!還有嗎?”
機電工程系大四的趙強今天有幸來這裡,也有幸拿到了話筒,不過他的想法和其他人不同,他說道:“餘先生,這個動作並不符合人體規律,我們知道,舉重最不需要力量的就是舉起之後,身體成筆直的狀態,以整個身軀為支撐杆,重物託舉過程中人體是不能後仰的,一旦後仰,手臂就會被拉扯,會瞬間失力的,腿部,腰部,腹部和胸部都無法滿足整個力道額要求的。鋼鐵俠,雖然是機械體,可以實現人體不同的力道,但我想他既然是單兵合身的機械構造,那麼必須是要模擬身體力量的傳遞,不然一定會傷害到駕駛者的。
我以為整個畫面呈現的鋼鐵俠過於誇張了一點,而且就算他能夠實現整個動作也只是臨時的力道,不可能就這樣後仰著託舉著重物的。”
託尼聽後點點頭說道:“這位同學說的相當不錯。”
畫面變化,託著汽車的鋼鐵俠,將右腳推後了一步,而且膝蓋著地還跪了下來。
託尼繼續說:“這個動作比之前的合理了一點,但是身體後仰的角度依舊很大,其實大夥不妨試一下做這個動作,我想你能用這個動作託舉一分鐘10斤的重物,就非常了不起了。
其實實現這個動作也很簡單。我們可以將鋼鐵俠做成裡面是實心的,全機械結構,真正的機器人。用遠端控制豈不是更好?
不!一點都不好,鋼鐵俠,俠是什麼東西,那就是人,正是因為鋼鐵俠其實就是鋼鐵人,我們才不會懼怕他,喜歡他,美國的英雄電影裡主角不管樣子是什麼樣,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人性。任何一個無人機械都無法匹敵有人機械駕駛者的直覺、洞察力,也就是分辨真偽透過現象看清楚本質的能力,或是他們的判斷力。機械永遠是我們人類的工具。
現在,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我最炫酷的發明:鋼鐵俠鎧甲。
為了實現電影上的鋼鐵俠鎧甲效果,我將十個大系統統一在這個鎧甲身上,具體有:計算執行系統、內外掃描系統、能源供應系統、飛行系統、外殼和載掛系統、維生和防爆走系統、動作協調系統、動力輔助系統、頭盔顯示和總控制系統和小功能元件系統。這十大系統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今天,我帶來了鋼鐵俠的骨架,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動力輔助系統。
鎧甲的內掃描系統不但可以掃描到駕駛者的身體外資料引數,還可以掃描到內分泌引數以及肌肉組織的收縮。這些引數變成了電流,進入動力輔助系統之中,這個系統是由上百萬個微型伺服電機組成,分佈在全身各處,模擬控制鎧甲的基本動作。
伺服電機的力量有限,為了追求更強大的機械力和完成一些幅度更大的動作,我在身體關節處安裝了微型的液壓控制裝置。並在液壓控制的關節處做了一個離合的控制結構。
就拿手臂上的肘關節而言,我假設伸直的狀態是180度。那麼我就必須避免伺服電機和液壓控制在我揮臂的時候力量過大的輸出。有人說液壓控制的力矩是固定的,不會超過範圍,但我要說的是,機械畢竟是機械,沒有安全可言。所以這個時候離合的控制結構就起到了作用,一旦力量失控,肘關節液壓控制自動分離,最後是鎧甲自動散架。
當然了,這種離合式的結構,同時也讓我裝卸鎧甲來的更方便和更酷,不是嗎?
這架鋼鐵俠骨架將交與su大的工程系,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了解和學習它,我也歡迎各位同學們給我提一些改進的建議。
時間已經到了,最後我還要代表鋼鐵俠說一句:同學們,讓我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