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王死了,這對於朝廷來說是個大訊息。
但沒過多久,更大的訊息傳到了全國,掩蓋了這個訊息。
就在慶王死去之後的第三天,大德皇帝也死了。
隨著大德皇帝的死訊從大京城傳導到全國各地,士足和兵丁們紛紛慟哭,沒眼淚的也得擠兌出幾滴來,要不然就是大不敬。
在這紛紛攘攘的弔唁之人中,若說最痛苦的。還就是慶王府。
畢竟,大德皇帝是國家的爹。慶王爺是王府的爹。這兩個爹都是了,對於龐固來說…算得上雙喜臨門。
當然,龐固恩不是一個喜歡幸災樂禍的人。而且慶王爺對於自己是一點都不虧欠的。
只從這一點上來說,龐固恩便很難不流眼淚。
而且龐固恩作為當局者,他是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為什麼慶王會去世的。
這並不是因為慶王爺乾的不夠好,並不是因為慶王爺爭權奪利。而純粹是因為皇帝的猜忌。
皇帝害怕自己死了之後控制不住慶王,所以便咬咬牙,寧願揹著殺兄弟,背祖宗的名義,也要為自己的兒子登基而擺平一切。
這樣的皇帝,心狠手辣。
但幸虧他死掉了。
對於龐固恩來說,死掉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不!經歷過這一系列的事情之後,龐固恩得出了一個結論。
這個世界上,沒有好皇帝!
如果不是因為皇位,慶王和大德皇帝不會反目成仇,如果不是因為皇位。大德皇帝也不會死都放心不下慶王。
於是,龐固恩感覺很不自在。他不喜歡這樣的世界。他感覺既然想要活著就得擺脫皇帝,或者自己當皇帝,或者像當年的曹賊一樣,把皇帝或者皇后或者別的什麼能威脅到自己的東西牢牢的抓在手裡。
因為只有這樣,龐固恩才感覺自己是扼住了命運的喉嚨。才感覺自己頭上沒有什麼東西懸浮著,只因為旁人看你不順眼,就把你幹掉…
當然,龐固恩這大膽的想法沒有對別人說。也不敢對別人說。
畢竟,現在的龐固恩還是十分弱小的。
這個弱小的他還要給慶王爺辦喪禮,還要安定人心浮動的慶王府。
帶著這樣的心情,龐固恩把自己關在慶王爺曾經躺過的地方,待了三天三夜來思考慶王府未來的發展。
也在這期間,除了來送水的宛兒,他誰也沒見。
第四天,連宛兒也不來了。畢竟人懷了寶寶,身體不可能一直好。而且龐固恩看她挺著個大肚子還走來走去的,也實在是於心不忍。
第五天,龐固恩不得不出來了。因為朝廷的“籤帥”來弔喪了。
籤帥是大行朝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官職。此官不是正官,而是一個掛靠職位。雖然說是掛靠,但是實際上卻十分的有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