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川臨擺擺手示意自己並不在意這種細節,他平靜的對摩斯丁說:“你也看到了,在仁教的組織下,挪典傾力討伐天月,現有常備大軍七十萬,預備兵員三百萬,所到之處再編練新軍,兵力不是問題,至於什麼時候打到米蘭,那更不是問題,本教現在年不過二十餘,就算只活到七十歲,也還有五十年時間,這期間,我還可以生兒收徒,不愁沒人光大仁教。”
“教主雄心千秋,實在讓摩斯丁佩服,如果能讓教主的大業加快進城,不知教主可有興趣。”
“你是說你們馬裡城的軍隊吧,對於你們遭遇的不公我表示同情,你們要歸順仁教,原則上我是歡迎的,但仁教不希望招來麻煩。”
“教主放心,我等俱是真心棄暗投明,入了仁教,一定會為光大仁教盡心竭力。”
“領著海牙的薪水打內戰,投降者的節操誰人敢信。”侍立在紫川臨身後的麗娃小聲嘀咕著,卻是清析的傳入帳中每個人的耳中。
一向淡泊的摩斯丁聽了,老臉也不由一紅,他辯解道:“非是我等兄弟,實是倫齊那些貴族不容我等,若光明教主不見,我們九萬兄弟在馬裡城壯烈就是。”
紫川臨道:“你們想歸順,還要帶舊部,這本是不可能的事,不過本教卻不懼你們作亂,你回去告訴你的同伴,我軍三更造飯,五更進城。”
紫川臨的果訣完全出乎摩斯丁的意料,他想過紫川臨會使出的各種打壓方式,卻不曾想到會是這般直接同意,這樣,他心裡反而覺的不踏實。
看出他的不安,紫川臨道:“彼等誠心歸化,於我不過早幾日拿下馬裡城而已,只需再過月餘,城中糧草用盡,汝等皆為我俘。
馬裡城兩派對峙,都以為對方擷取了補給,俱將全幅精力都放在消滅對手上,從而忽略這個根本問題。
難怪他有這般底氣,他是早就算什好了嗎?直到這一刻,摩斯丁才感覺到坐在對面的這個年輕人的可怕。
有了內應,挪典軍拿下馬裡城,輕松的就像演操一般。波基宏開啟北城門後,挪典騎兵以奔雷之勢向海牙貴族領銜的軍隊發起沖鋒,早已疲憊不堪的海牙軍根本無法抵擋,波基宏適時的呼喊投降不殺,等到陣地的指揮官戰死後,海牙軍士兵們紛紛放下武器,抱著頭蹲到街道邊沿。
據仁教教典記載,紀元光明元年六月十六日,海牙軍的主要將領波基宏,達爾威、摩斯丁,巴布皮等開啟馬裡城歸順仁教,英勇的挪典仁軍在紫川臨教主率領下攻取馬裡城,殲滅逆附天月邪教的海牙軍數萬人,從而一舉光複挪典全境,仁教亦由始走出挪典向山南列國宣揚教義,直至數十年後,世人共尊光明神。
馬裡城戰事比紫川臨的預期還要提前結束,這讓他有了更充足的條件準備,他將收編海牙軍的事情交給今西全權處理,自己全力籌劃進兵賈岸。
今西按紫川臨的意思,對降俘的海牙軍是一個都不放過,對於達爾威他們,今西尊守紫川臨許諾,其部仍由他們自己統領,不過軍械糧草的補給,東徵軍全權包辦,更勒令四人必須接受仁教軍事條例管制,宣教司的教師次日即進駐四部宣教仁義禮德。至於那些主將戰死的部隊,今西用的是傳統的方式,將他們打散編入挪典軍中。
收編一支人數與己部相當的部隊,遇到的難點也不會少,對於那些心藏違逆的人,今西的屠刀磨的光亮。
海牙南方軍團的軍官們要求釋放紮瓦,今西二話沒說,下令將南方軍團六百一十九名軍官全部斬殺,事情並未到此結束,殺完軍官後,他又命令達爾威,摩斯丁,巴布皮四部將南方軍團兩萬餘人全部斬殺。
屍山血海莫過於此,十七日的太陽升起,照在馬裡城的街道,血光映紅了東方天際,今西兇名自此名揚天下,可止小兒啼哭,不光是海牙人,就連挪典軍士聞宣教大人之名,腿肚子也要抖三抖。
五日後,紫川臨溝通了偉大的光明神,封達爾威四人為公爵,而後帶上巴布皮部和摩斯丁部跨過牙水,與莫言的先遣隊彙合,快速向賈岸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