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川臨單膝跪下,紫川秀拿起玉冠,鄭重為紫川臨帶上:“自今日,你已成年,望你能上報君父,下安黎民,竭誠於帝國,不負朕望。”
紫川臨答謝:“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禮成,百官進賀。”白川唱完最後一句,第一個向紫川臨道賀:“微臣白川祝賀殿下成年。”
“多謝白川大學士。”
百官隨後向紫川臨祝賀,好一番熱鬧後,極東統領英木蘭向皇帝上奏:“今太子已成年,當冊立太子妃以延續帝室血脈,鞏固帝國江山。”
紫川臨複又跪下:“兒臣與奧斯統領蒙拿之女蒙流芳相識多年,情投意合,請立蒙流芳為太子妃。”
紫川秀道:“宣蒙流芳晉見。”
畢竟數十萬人前,臺下的蒙流芳顯得頗為緊張,蒙拿握住女兒的手給她打氣:“去吧,有殿下在,不用害怕。”
蒙流芳點頭,欣然登臺。
明輝排眾而出道:“臣啟陛下,蒙氏雖德才可表,然其長太子殿下甚多,於禮數不合,不可以立為太子妃,請陛下明鑒。”
而後有王洛甫,歐陽修等許多大臣跟上:“請陛下為太子另選良配。”
蒙流芳早有聽聞朝臣反對自己為太子妃,今日所見果然為真,自己在朝臣心中儼然是吃嫩草的老牛,心中羞憤,只想遠遠的跑開,跑到沒有人的地方痛快的哭泣。
紫川臨緊握其手,心中對這班老臣恨的咬牙切齒。
皇貴妃紫川寧前行兩步,對臺下的大臣道:“紫川帝國立朝二十年,在陛下與列位大人的共同努力下,可稱的上是氣象更新,今蒙小姐與太子感情深篤,又為太子誕育一子,且其才德兼備,品性優良,各位大人不能因其略長幾歲就反對立其為太子妃,致骨肉分離,勞燕分飛,試問那與腐朽的舊朝何異。”
紫川寧的一席話,說的各位大人慚愧不已,且人家都有了皇室的孩子,各位大人紛紛低下了高傲的頭顱,不再反對。
紫川臨再請求:“兒臣請立蒙流芳為太子妃。”
見群臣不再反對,紫川秀同意:“蒙流芳德才兼備,溫良恭孝,即賜蒙流芳璽印風冠。”
姬文迪自臺下端來太子妃的璽印風冠,紫川寧為其配戴鳳冠,授其太子妃印,心中暗道:“他果然是早有所備,幸虧明輝有先見之明。”
為了慶賀太子成年,秀川陛下傳旨大赦天下,所有罪犯可減刑五年,五年刑期的輕犯一律開釋。
百官稱謝,明輝再奏:“今日喜事連連,陛下何不湊個五喜臨朝。”
紫川秀道:“何謂五喜臨朝。”
明輝道:“太子殿下及冠成年是為一喜,立定太子妃是為二喜,又聞太子妃為太子誕下一子是為三喜,陛下降旨大赦天下與民同樂是為四喜。故流風皇後仙去十有餘年,太子也已成年,陛下何不再冊立皇後,以教化天下女子,此可為五喜也。五喜臨朝,千秋盛世之兆,必將傳為千古佳話。”
能見證五喜臨朝,確實讓人興奮,臺下文武百官,包括自己的心腹白川在內都附議。
紫川秀為了防患將來嫡爭,並不想立後,又不想當著紫川寧拒絕,只推說:“冊立皇後乃國家大事,今日並未準備後冠璽印,此事可容後再儀。”
明輝哪肯罷休:“打造鳳冠後璽,頗須時日,其時不可能再有今日喜襯,陛下可下旨立後,再行製造鳳冠後璽,如此又可促成五喜臨朝。”
紫川秀還想再找藉口,紫川臨道:“母後大行已十三年,寧妃侍奉父皇可謂盡心竭力,兒臣請父皇立寧妃為皇後,以安天下。”
許多官員都是紫川舊臣,紫川寧平素又刻意結交,在朝臣中極有人望,為其搖旗納喊者甚多,眼見千口一詞,紫川秀只好同意。
明輝等人馬上山呼:吾皇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