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微風中帶著絲絲溼氣,吹在元媛的臉上,慢慢浸潤著她的髮絲,土路兩旁的野花野草肆意的生長著,不時把淡淡的香氣隨風送入她的鼻子裡。
可惜這原本是無比愜意的出行,此刻卻讓元媛渾身不舒服。她正坐在晃晃悠悠的牛車上,崎嶇不平的道路把她的好心情顛簸的一絲也不剩了,心中只盼望著能夠快點到達目的地。
“元姑,你怎麼了,臉色這麼白?“一心想要巴結小姑子,孫氏覺察到元媛的不適。
“嗯!剛吃過飯,坐車有些難受!“元媛打出生就沒有見過這麼顛簸的道路,這說話的功夫,牛車又一次把她顛的屁股離開了座位。
王氏也擔心了,衝著趕車的江老漢說道:“江大伯,您這車慢些吧!我家元姑身子弱,牛車快了她難受!”
趕車的老漢不用回頭也知道又是陳家老閨女的事,心中不屑這一家子把個丫頭片子當成寶貝,手下的韁繩依然是不緊不慢的。說道“我這老牛已經夠慢了,再磨蹭什麼時候才能到鎮上!”
江老漢一把年紀,家裡只有兩畝薄田,平時都靠著這牛車拉客賺些辛苦錢過日子。
陳家五個女人去鎮上,孫氏卻說她們兩個婦人帶著三個女孩,且她小姑子年紀小,硬是隻給了四個大錢。都是鄉里鄉親的,少算一文錢也不算什麼,江老漢少收了錢,王氏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元姑,你靠著我身上歇歇!“不容元媛說出拒絕的話,人已經被孫氏攬入懷中,婦人身上軟軟的,的確緩解了顛簸的難受。
雖然是原主的嫂子,可元媛與她還是陌生人,她有些不好意思,卻因為實在是被顛簸怕了,還是硬著頭皮沒有掙扎。
偷眼看看大丫和二丫,人家小臉紅撲撲的,身體偶爾隨著牛車的顛簸而起伏,卻習以為常的很。
'罷了,我還是裝睡吧!至少能自在些!'不習慣與人太親近的元媛窩在孫氏懷裡,閉上眼睛催眠自己。
當元媛被牛車晃動的昏昏欲睡時,她被人推醒了,“元姑,快醒醒,我們到了!”
“到了!“元媛鬆了一口氣,忙不迭的從孫氏身邊下了牛車,也顧不得腿有些麻,就打量起四周。
這就是新荷鎮?一條略為平整的土路,兩旁的房屋看上去很普通,有些還不如陳家的正房結實。臨街的商鋪斜挑出的幌子,那上頭奇怪的圖案元媛是一個也看不懂。
“姑姑,走吧!“二丫在孫氏的催促下,靦腆的招呼元媛。
“哦!“回過神來的元媛把失望壓下,古代的村鎮是無法和現代相比的。不過,這裡的確比陳家莊熱鬧多了。
“咱們先去哪裡?“坐車的不適消失了,她的興致也回來了。
王氏遲疑了一下,還是孫氏先開口了,“咱們去錦繡坊,先賣了繡品,再看看有什麼元姑喜歡的東西,好不好?”
元媛點點頭,這個錦繡坊看來有些名氣,看看也好。孫氏輕輕推了二丫,有些害羞的二丫見平日眼高於頂的姑姑態度和藹,便壯起膽子,拉著她的手在前頭帶路,一行人往錦繡坊走去。
錦繡坊門面比普通的店鋪大了三倍,寬敞的鋪子裡擺放著各種布匹,店鋪的一角則懸掛著各色成衣,方便顧客挑選。
陳家一行人進來店鋪,迎面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笑眯眯的招呼過來,“幾位嬸子,姐姐是來挑選布料的吧,快裡面請!”
這小姑娘圓乎乎的臉蛋堆滿了笑容,一點也不在意陳家幾人衣著簡樸,彷彿她面對的是大戶人家的女眷,這樣誠懇的態度無形中就讓人心生好感,就算是不想買東西的人,也不好意思拒絕她了。
王氏第一個被這小姑娘熱情的態度感染了,暗中捏著裝錢的荷包,思量著該買些什麼料子。
孫氏平日就接錦繡坊的活計,自然是認識這個小姑娘,堆笑說道:“原來是小英子姑娘,我是來交繡活的!”
天天在繡坊裡做事,小英子眼神靈活,忙笑道:“原來是陳家嬸子,這麼快就做好了繡活,我說嬸子您這手可是夠快的!”
“這都是我家二丫頭跟著我一起做的!小英子,章管事可在?“孫氏對錦繡坊裡一個小丫頭客氣的很,不過她這個樣子也很正常,這新荷鎮,錦繡坊是最大的鋪子,身後的正主那可是京城裡的大官家,她們這些小小老百姓對於當官的有種本能的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