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那一年爆發金融危機,藍天陽所在的公司盈利能力下降,臃腫的機構變成了巨大的負擔,但依然沒有能力向管理的根本症結開刀,反倒是關注一些細枝末節,比如說取消咖啡,旅遊等蠅頭福利,因為這些東西很容易看得見。
但其實省下來的錢是杯水車薪,反倒影響真正創造利潤的員工計程車氣,決策層的福利自然是不會減的。
到最後倒閉也就無法避免了,藍天陽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也就是那天藍天陽離開了家,離開瞭如梅。
金融危機也導致了很多其他企業的倒閉,藍天陽路過一個小城市,碰到一個規模不大的機械廠正在鬧糾紛。
金融危機前原材料大漲,老闆不爭氣的兒子因為賭博輸了很多錢,老闆就想炒原材料期貨來賺一筆,結果金融危機爆發,原材料大跌,産品滯銷,工廠資不抵債,老闆想著回本無望,再看看不爭氣的兒子,萬念俱灰,跳樓自殺,他兒子繼承了這些不值錢的股權,也無心經營,想直接關掉廠子,廠裡的很多工人面臨著失業,就鬧了起來。
藍天陽看到後,仔細看了一下廠子,他大學本來就是機械繫的,工廠裡的情況大概也看得懂,本來已經是個負資産的公司,藍天陽沒花多少錢就從那個不爭氣的兒子手裡把工廠買了下來。
藍天陽先是穩定了工廠的債主,這很容易做,他算好了一筆賬,如果現在工廠破産拆解變賣,還要補償遣散的員工,那麼他們的債權只能得到可憐的一點點錢,而如果讓企業繼續運營,等市場好轉,不光能收回資金,還能有盈利。
為了讓債主們安心,藍天陽以個人資産做了擔保,如果三年內經營繼續惡化而只能破産,債主們總能得到現在就破産能得到的那點錢。
債主們覺得藍天陽很有誠意,而且讓工廠繼續經營下去,自己能得到的錢總不會變少。
然後藍天陽開始做內部正整頓,藍天陽的想法是建立一個單純的以生産為主的簡單的企業,其他的一切從簡,裁減掉冗餘的管理層,銷售團隊也裁掉了,這讓很多人不解,本來産品就滯銷,沒了銷售團隊,怎麼往外賣。
藍天陽的想法是,反正不好賣,與其花那麼多的成本去強行銷售,不如把資源全部投入到生産上來,提高質量,降低價格,而對於客戶方來說,很多公司的採購往往與銷售有各種應酬,各種貓膩,所有這些都會被兩個公司承擔,在藍天陽看來這完全是不必要的內耗,總有少部分公司採購時會理性客觀的分析産品的價效比。
藍天陽想的是,既然市場不好,我們就放棄那些交易成本高的客戶,只保留交易成本低的客戶,在藍天陽看來,這些客戶更有潛力,要抓住這些客戶,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質量,降低價格,同時,工廠在採購時也要做這樣的客戶。
完成這些之後,工廠的資産又縮水大半,但在藍天陽看來,眼前的一切總算是簡單清晰了,藍天陽可以專心抓技術抓生産了。
反正産品滯銷,不急著出産品,藍天陽就和工人們一起下車間,先是向工人們學習整個生産工藝,藍天陽很聰明,又善於抓住問題的根本,教育程度也比這些工人高,很快藍天陽就能提出很多改進的建議,對工人們一個一個的手把手進行指導,不得不說,藍天陽是個非常優秀的導師,他總能把問題說的簡單明瞭,讓人很容易就明白。
這後來成為藍天集團的一個重要原則:“聽不懂不是錯,講不明白才是錯。”
藍天陽以前工作時,總有一些人滿嘴高大上的縮略詞,說的話讓人雲裡霧裡,讓人不明覺厲,這樣的人在公司還混得風生水起。
公司組織的培訓也是,高大上的教材,高大上的會議室,卻坐著一群茫茫然的聽眾,在藍天陽看了完全是浪費時間。
而藍天陽則不同,他要給人講什麼事情時,總要先了解清楚對方的大概狀況,好好想一下自己怎麼講對方才能明白,所以他給人講東西時,對方總能覺得原來事情是這樣的簡單。
但是,這對藍天陽的職業發展並沒有什麼益處,大家覺得藍天陽很普通,做的都是簡單的事情,而那些人做的才是高大上的事情。
當藍天陽開始掌管自己的公司時,他深刻意識到這些問題,任何事情,上游多投入一分,下游可以少投入十分,一定要從源頭上做好。
知識講解也是如此,講解是開始,聽是其次,講的人多做一點,聽的人可以少做很多,而且對聽的人來說,在聽不懂的情況下,人會有很多無形的壓力,而聽得懂的情況下,會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感到身心愉悅。
佈置任務也是如此,以前藍天陽工作時,常常有員工接到一些任務,根本不知道從哪裡開始,也不知道怎麼做,如此就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在官僚性的公司裡,大家覺得這是體現員工個人能力的時候,員工也不敢多問,美其名曰鍛煉。
但其實,這完全是管理層的責任,你多分析一點,多把自己知道的跟員工說明,員工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能讓工作變得愉悅。
當工作愉悅時,加班到很晚也停不下來,要逼著自己去休息,而當工作茫然,壓力很大時,總是時不時的去看時鐘,盼著下班。
所以藍天陽在自己的公司裡制定的政策是,你有權不會做,我們的每個員工都是合格的,不會做的原因是獲得的指導不足,獲得的任務不清晰,那是你上游的責任。
藍天陽做這些的目的是讓大家快樂的工作,在藍天陽看來,壓力帶來的效率提高是短期的,而快樂帶來的效益提高才是長遠的,再說了,人活著不就是為了快樂嗎,工作佔去了人生絕大部分的勞動和創造力,讓工作變得快樂太有必要了。
藍天陽也從來不做任何事情去防止員工混日子,在他看來這完全沒有必要,沒有人想混日子,讓他們做他們喜歡的事情就行了,試想一下,那些混日子的日子真的開心充實嗎,還不是萎靡不振,而真正撲在一件事情上奮鬥的時光,才是最快樂最值得回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