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在藍天陽看來他的婚姻是這樣的,相遇也算是挺浪漫的,那天下著小雨,藍天陽和往常一樣,下樓騎腳踏車上班,如梅正在那裡擦被雨淋濕的腳踏車後座,而藍天陽華麗麗的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塑膠袋,往車座上一罩,如梅看得是呆了,藍天陽說:“我還有一個,給你吧。”
就這樣二人一起騎車去上班,原來工作的地方也在一個園區,二人就這樣認識了。
那時流行一個詞彙,經濟適用男,藍天陽便是這樣的人了,父母已經去世,自己做軟體工作,收入還算可以,在那個生活壓力很高的城市裡,算是過得不錯的。
如梅的生活壓力要大得多,收入低,又有家庭負擔,遇到藍天陽之後,覺得藍天陽是個非常好的結婚物件,而且也很會照顧人,她毫不掩飾自己的愛慕之情,藍天陽屬於感情壓抑被動型,以前也沒見過這架勢,而且相遇的情形也讓藍天陽覺得這是一段難得的緣分,二人很快就在一起了。
藍天陽吸取了朋友的教訓,傾盡積蓄買了一個小房子,對於受盡房東氣的如梅來說,有一個小房子就已經非常幸福了,二人就這樣結婚了,婚後不久,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本是一個很美滿的家庭。
但是漸漸藍天陽發現,如梅的脾氣很不好,經常無來由的發脾氣。
有一次,二人在馬路上走,馬路邊有綠化帶,藍天陽就提議走綠化帶裡面的石子路,如梅不是很願意,但還是被藍天陽拉到綠化帶裡的石子路上了,結果在裡面碰到一個正在大便的婦女,白花花的屁股光在那裡,藍天陽看了不禁哈哈大笑,而如梅卻非常的生氣,生了一下午的氣,藍天陽左哄右哄總算平息下來。
這讓藍天陽非常的不解,他覺得本來是很好笑的事情,為什麼反倒成了一場災難,好端端的一個週末,就在費盡心機的哄她中度過。
還有一次,那段時間如梅賦閑在家,就安排了一次旅遊,到了目的地,太陽很曬人,如梅又開始埋怨起來,怪藍天陽沒有準備太陽傘,藍天陽就覺得很冤,你閑在家裡沒事幹,就不知道把該準備的東西準備了。
沒想你為我準備什麼,自己的事情總得自己準備吧,再說了,藍天陽是個不在乎太陽曬的人,一個人能細致的記住自己的需求已經很不容易,何況是另一個跟自己需求不同的人。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多次下來,藍天陽發現如梅的生氣只是一種習慣,生氣的目的是為了要人哄,要人寵,藍天陽覺得,你一個成年人,怎麼像沒長大似的。
藍天陽便開始仔細分析如梅這種習慣的成因,女人婚姻的幸福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她的父親,如梅有一個很不負責任的父親,抽煙喝酒賭博樣樣來,臨了得了癌症,做了手術,稍稍恢複一點,又開始抽煙喝酒通宵賭錢,不久複發,早早離世了,留下一屁股債。
女孩都有公主情節,缺失的父愛導致如梅成年後總是希望索取更多,而替代她父親的男人就是倒黴的藍天陽了。
如梅的這種性格,於人於己都是有害無益的,自己經常不開心,藍天陽也跟著受累,藍天陽便總想著教導她,成年人要學會獨立,要變得容易快樂。
但藍天陽又發現,如梅對於別人想改變她非常的警惕,她最反感的就是別人想要控制她,其實藍天本不想控制她什麼,只是希望她能夠開心一點,自己也少一些壓力。
藍天陽後來發現她這種警惕別人控制的思想甚至是非常極端的,有一次出門,走一條新的路,藍天陽要開車不方便看導航,就先看好了地圖,讓如梅路上幫忙看一下導航,而且是多次囑託,確定如梅知道了自己的意願,誰知如梅還是指上了另一條路。
然後二人就吵了起來,如梅說不想被人控制,她想走那條路,藍天陽覺得這哪兒跟哪兒啊,我只是希望你幫我一點小忙而已,控制你什麼了,再說了,你不想走我預訂的路也好,你預先跟我說一聲總是應該的吧。
如梅也常常因此和藍天陽吵架,責怪藍天陽為什麼總想著改變別人,人跟人本來就不一樣,藍天陽就覺得,既然生活在一起了,當然要為對方著想,再說了,我想改變你也只是想讓你過得開心,而從你自身的角度上說,自己的行為影響到了別人,難道還不應該改變嗎?就這一個問題,二人從來沒能達成共識。
因為藍天陽和如梅都要上班,女兒只能由如梅的媽媽帶,而如梅媽媽的到來更是讓藍天陽頭疼不已,從那以後,家裡就變得非常的亂,小孩的玩具到處擺放,常常為了找東西一家人到處翻,冰箱裡總是放著吃剩的食物,一放就是很久,直到長出很長的黴絲來。
藍天陽喜歡整齊,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總是能一下子找到,不用花很多時間去到處找,藍天陽嘗試著天天去收拾,希望天天在家裡的丈母孃能效仿,但完全不起作用。
後來藍天陽想明白了,彼此的價值觀不同,對方根本沒有整齊的需求,你在那裡收拾,她只當你在瞎忙活,根本不可能來效仿,於是便當面指正,這又常常因此引來爭執,有些明顯的錯誤要是當場說了,也會答應下次不這樣,但只是打馬虎眼,事實是沒有任何改變,而且這樣的事情若不是當面指正,便抵賴說沒有發生。
那時候,藍天陽腦子裡整天想的就是怎麼去改變她們的生活方式,但每種方法都沒有什麼效果,相反自己也變得很累,別人還沒有改變得了,自己的生活已經大受影響。
有一次晚上睡覺前把手機插上充電,如梅後來也要給自己的手機充電,懶得去找充電器,就拔下了藍天陽的手機把自己的手機插上了,第二天藍天陽發現自己的手機已經沒電關機了。
有時藍天陽回家,到處找不到拖鞋,結果發現如梅懶得找自己的拖鞋,就穿了藍天陽的拖鞋,藍天陽在家裡常常在找東西,剛開始很煩,到了後來感覺自己越來越虛弱,健康也越來越糟糕,整天沒精打採,就斷了改變她們的念頭,只想著如何保護好自己的生活了。
藍天陽不斷的嘗試改變如梅的行為帶來的另一個後果是,藍天陽跟如梅講什麼,如梅是一聲嗯便應對了,藍天陽已經不想去改變她了,只是有時候自己有些新奇的想法想跟她分享,但不管自己說什麼,如梅總是心不在焉的嗯一聲。
後來發生了一件讓藍天陽鬱悶的事情,如梅的公司組織旅遊,在旅遊的大巴車上,如梅坐在最右側,左邊是藍天陽,藍天陽興奮的跟如梅講著自己的新奇想法,忽然如梅說了句:“是這樣子的。”
藍天陽著實感動了一下,因為這一次不再是一個嗯字了,正想跟她聊時發現,其實如梅根本沒有在聽自己講話,而是在聽坐在大巴車最左側,隔了個走廊的如梅的老闆,他正在吐槽買眼鏡的事情,如梅聽得津津有味,藍天陽覺得,原來她只是不想聽我講話而已,從那以後,她就很少再跟如梅講話了。
而婚後如梅的生活習慣也變得越來越慵懶,藍天陽每天看到的如梅的最後一幅圖景往往是這樣的,平板電腦裡放著娛樂節目,如梅斜靠在床頭,戴著眼鏡,已經在打呼嚕了,而大部分的時候,牙也是不刷的,這總是令藍天陽想起舊時的館。
如梅總把自己的慵懶歸咎於房子太小,家裡太亂,隨著家裡經濟寬裕了,就換了大房子,但家裡並沒有什麼改善,還是那麼亂,就這樣熬過了好些年,直到女兒長大上了寄宿學校,如梅的媽媽也去幫兒子帶孩子了,家裡就剩了藍天陽和如梅兩個人,也沒什麼交流,就分了房間,二人的工作都比較忙,有時幾乎好些天也見不到面。
大約在藍天陽四十歲的時候,藍天陽的公司倒閉了,那天他和往常一樣去上班,到了公司發現大家在排隊領遣散費。
藍天陽也不想多說什麼,他也早就意識到公司會有這一天,領了遣散費就離開了,在馬路上漫無目的的走著,想著這些年狗血的生活,突然不想回家了,就隨便找了一輛公交車去了火車站,然後隨便買了一張火車票,離開了那個城市,再也沒回過家。
因為和如梅本來就很少講話了,如梅想過去找找他,但終究還是懶得麻煩。
幾十年來,如梅也偶爾想起過藍天陽,只當他不知在哪裡過著平凡的生活,如梅也早就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直到最近看到娛樂新聞,原來藍天集團的創始人就是藍天陽,就是自己的老公,而且現在還在一個世外桃源,跟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打得火熱,便忍不住找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