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樂的發揮,很依賴反擊環境。這一點,跟“魔術師”也是比較像的。
很多人會在性格、比賽方式上,用趙樂去跟科比布萊恩特對比。但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趙樂跟“魔術師”的比賽理解是很相似的。
包括他們的傳球習慣,“魔術師”就是以哪種長直的,冒險的塞球而著稱的。
趙樂也喜歡給這種傳球,他也是用這種傳球,來跟大中鋒配合的。
同樣的,趙樂和“魔術師”一樣,都很吃反擊。
趙樂解決陣地進攻辦法,就是個人進攻。“魔術師”後來解決陣地進攻的辦法,也是利用了個人的進攻。
格雷格奧登要單打,他也強迫了布蘭登羅伊的單打節奏。兩人都在單打節奏上,快船沒辦法掀起海潮浪湧一樣的進攻。
但是,即便快船不能一浪高過一浪的進攻,他們也始終保持著領先的優勢。
格雷格奧登的個人進攻效率,下半場開始就下降了。他太依賴身體了,打的還是大姚這樣的中鋒。他太費勁了。
趙樂的個人進攻,是極富技巧的。而且投籃多,這比格雷格奧登要省力多了。
開拓者第三節的進攻,基本上都是靠布蘭登羅伊在延續。
開拓者從雙管齊下,變成了單通道執行。他們的效率,大大降低了。
趙樂第三節,兩粒三分球,幫快船直接將分差拉開到了20分。
趙樂兩手一攤,好像很輕鬆的樣子。
馬克馬丁道:“的確很輕鬆啊!兩個超遠距離三分,基本上可以宣告,殺死比賽了。”
格雷格奧登眼看著趙樂要殺死比賽,他顯然是著急了。
格雷格奧登每一次進攻,都在壓榨自己的體力。
大姚提醒格雷格奧登,“如果你覺得很累了,就不要這樣攻了,體力不支的時候,動作不能做完整。”
動作不能做完整,是很危險的。這很可能會導致受傷,而且很可能是極為嚴重的傷病。
每一次格雷格奧登的得分,趙樂都能強勢的,予以回應。
趙樂平靜的臉色,讓格雷格奧登越發的憤怒。
格雷格奧登打到第四節,他得到30分。他怒吼,不斷的怒吼。分差終於縮小到了12分,接下來就可能回到個位數了。
趙樂被換上場,然後一粒跳投,穩穩命中。
趙樂又40分了,此時比賽打到第四節的第六分鐘。
趙樂看不出太多的咬牙切齒,他雲淡風輕的回應著對方的每一次得分。
進攻端壓制格雷格奧登,防守端趙樂還應對布蘭登羅伊。
馬克馬丁說趙樂正在打出自己職業生涯,經典的一場比賽。
雙管齊下,帶隊獲勝。
或許,還有變數?這是一些中立球迷,以及一些老評論員的想法。
畢竟老評論員們,看的比賽多了,他們總是認為,不到比賽的最後一刻,不能夠妄下定論。
但是年輕的球迷,特別是被快船帶進坑的球迷來說,他們認為這場比賽已經贏定了。甚至,在趙樂首節比賽21分之後,有球迷就已經認為快船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