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隊其實已經可以開慶功宴了,銀牌已經算是超額完成目標了。反正決賽,沒有任何來自官方的壓力。所有的指示,都是說隨便打。
中國隊在看球的時候,他們也輕鬆。
美國隊最終憑藉科比布萊恩特最後階段的爆發,一鼓作氣擊潰了西班牙隊。
趙樂看過比賽後,他倒是更有一點信心戰勝美國隊了。
“他們還是不夠團結。”趙樂說道。
美國隊的大牌太多,他們真的很難有一個完美的統帥。不像趙樂在中國隊,他只是施展了一些小的手段,就成為了中國隊的指揮官。可是在美國隊,想要成為擁有絕對指揮權的指揮官,這可太難了。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另外一點,就是美國隊的配合,還是不夠默契。
除了美國隊天然存在的弱點,中國隊還有一點優勢,就是大姚。
趙樂在對美國隊的時候,肯定不能算是優勢點。對面“詹科”聯手站鋒線,這是籃球歷史上,最好的鋒線組合。比“喬丹、皮蓬”的組合要厲害,在不論默契程度的情況下。
可是大姚,就是美國隊解決不了的點。
而趙樂存在更多的意義,是可以啟用大姚。
但是另一方面,大姚的受傷,對中國隊來說又是一個不小的隱患。
大姚在nba,就已經被判定為左腳有傷病隱患了。這次他受傷的又恰好是左腳,這可能是一個相當大的隱患。
這個隱患,趙樂不認為是個隱患,但的確可能會讓美國隊認為,這是一個可以輕敵的理由。
趙樂想給美國隊,製造越來越多的輕敵的理由。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創造更多的贏球的機會。
莉亞迪桑跟趙樂媽媽的關係越發的好了,在趙樂備戰決賽的期間,都是莉亞迪桑陪趙樂媽媽一起聊天的。
莉亞迪桑也不瞭解中國,她有時候會跟趙樂媽媽一起懵逼,但這兩個女人又都樂在其中。
趙樂完全不知道,他一直在研究美國隊的比賽錄影。
美國隊的這些球員,趙樂和大姚都熟悉,可是當這些人組合在一起的時候,趙樂和大姚對他們也都有點不熟悉了。
這麼多的持球高手在一個隊,一定是要有人犧牲的。而這些超級球星,經過犧牲之後,重新組合起來的陣容,其實是一一群讓人既熟悉,又陌生的球隊了。
尤納斯在應對強敵這方面,還是有相當驚豔的,他道:“我們決不能先贏,先贏不是贏。”
尤納斯首先給中國隊制定的贏球策略,就是要把比賽分割、拆解成好幾個階段。
首先中國隊要穩住比分,他們不能讓美國隊一下子就把比分拉開。同樣,他們就算有機會,也不能領先美國隊太多。
中國隊一定要利用,所有的優勢。包括美國隊的麻痺思想。
所以趙樂和中國隊,都一直在製造這樣的思想。
尤納斯認為,他們至少應該在第四節,再開始發力。
由趙樂和大姚,打出一波反超的攻勢。然後在最後的一點時間裡,把優勢守住。
但籃球不像足球,有時候守住全場,然後依靠一次發力,就能夠擊潰對手,最終以弱勝強。籃球更注重回合制的這種特點,就代表弱隊和強隊的進攻比例,幾乎是五五開。並且,越多的攻擊次數,越是佔便宜的。
所以籃球比賽不可能把一種節奏從一而終,必須要根據現實不斷的調整。
順便,籃球比賽的調整次數還是要高於足球的。因為籃球比賽,是有暫停存在的。也能夠不斷的換人。每一次暫停,甚至每次死球,都可能造成比賽節奏的改變。
籃球的魅力就是這個,更快的變化,節奏明快的變化,讓人應接不暇。
趙樂對尤納斯提出的反擊方案,補充道:“我和大郅也可以打出很高的比賽爆發,還要我自己的個人進攻,也可以的。”
尤納斯對個人英雄主義,還是有點忌憚。只是贏立陶宛,全是趙樂最後的英雄主義,殺死了對手最後的反撲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