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斯特恩收緊比賽的吹罰尺度,就是對快船有利的。
這是兩隊打法的造成的原因。
騎士隊是一個立足於防守的球隊,他們的主教練邁克布朗,是一個繼承于格雷格波波維奇的防守大師,可他只在格雷格波波維奇那裡學了防守。調教進攻的能力非常一般。
另外,是關於勒布朗詹姆斯這個球員本身的。
他的進攻技術不夠細膩,這是大部分美國球員的通病。美國培養球員的體系,不像歐洲。球員的基本功普遍不好,越小表現出與同齡人的身體優勢的球員,基本功越是差。
勒布朗詹姆斯的技術橫向對比nba的其他小前鋒,那也還是不錯的。可問題在於,騎士隊的進攻全繫於他一人。騎士隊得用勒布朗詹姆斯持球創造啊!
如今nba聯盟打“持球創造”最好的是史蒂夫納什,是史蒂夫納什和邁克德安東尼告訴全世界,原來個人“持球創造”是能夠將球隊提升到這麼高的等級的。
史蒂夫納什身高191公分,勒布朗詹姆斯2米03。
直接對比身高,就能明白他們兩人“持球創造”的難度不一樣了。
運球重心越矮越有優勢,這是籃球這項巨人的運動中,小個的唯一優勢了。
所以勒布朗詹姆斯在兼顧個人進攻、組織全隊的時候,他的技術細節摳不細。
然後是快船隊,上一場比賽因為造不到犯規而有點手足無措的科裡馬蓋蒂,顯然是更喜歡犯規尺度嚴格的球員。
趙樂同樣,他不造犯規,但是趙樂的面筐突破威脅大。已經連續受傷,導致橫移速度下滑的拉里休斯,恐怕很難在常規防守狀態下,防住趙樂。
這樣一來,吹罰的尺度收緊,騎士隊的外線沒人能對上趙樂。如果讓趙樂不斷的去挑戰“大z”扎諸納斯伊爾戈斯卡斯,萬一“大z”陷入犯規麻煩,騎士隊的進攻可能就要崩潰了。
騎士隊的進攻除了勒布朗詹姆斯持球創造,就靠“大z”接應了。
大衛斯特恩已經把抬搭好了,就等趙樂和勒布朗詹姆斯上臺唱戲了。
勒布朗詹姆斯對大衛斯特恩用這麼多資源宣傳趙樂這件事,是很不高興的。因為他還沒有登基,為什麼另一個“天選之子”就出現了。
果然是克利夫蘭不如洛杉磯,地域歧視嗎?還是因為在大姚的刺激之下,來自中國的資金瘋狂湧動,黃面板比黑面板更吃香了,種族歧視嗎?
邁克布朗非常明白勒布朗詹姆斯的心思,這場比賽他們要贏,而且還要贏的漂亮。
邁克布朗安排拉里休斯去防趙樂,“全程把他盯緊,其他的事情都不需要你做。”
拉里休斯的任務只有防守趙樂,但拉里休斯對此並不高興。
跟克利夫蘭簽下了5年7000萬的大合同之後,拉里休斯的職業生涯就開始急轉直下了。勒布朗詹姆斯沒傳說中的那麼無私,至少他的無私是有針對的。
勒布朗詹姆斯喜歡給投手傳球,他不喜歡突擊手傳球,然後在外面等著,拉開空間。
投籃不行的勒布朗詹姆斯拉不開空間,是一方面。給投手傳球,助攻的轉化率高又是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