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昌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聽到這麼溫暖的話語。他望著張廷瑞火熱的眼神,咕咚一聲跪在了張廷瑞面前磕起了響頭。口中說:“張老師,您是全世界上最善良的人。請受學生一拜!”
張廷瑞趕忙將他攙扶起來。說:“快別說這些客氣話了。現在都是什麼年代了,這些大禮早就被政府廢除了。”
這時,孟慶昌從懷裡掏出一本書說:“老師,您就教我這個吧!這上邊的字我已經認識一些了。”
張廷瑞接過書,藉著月光看了幾眼。問:“你為什麼非要念這本書啊?對讀書人來講,要讀的聖賢書很多呀!”
“我爸說:學好千字文,一輩子不求人。窮苦人最怕的就是去求人了。”
張廷瑞笑了。啟發說:“人活著不能光想著自己不求人就行了,還要學會去幫助別人的本領。只有互相幫助,這個社會才不會像現在這樣冷冰冰的。尤其是我們窮人更要團結起來才會有力量。人多力量大嘛!”
從此,孟慶昌每天晚上,都來學校找張廷瑞學文化。學到深夜,就和張廷瑞住在一起。
三個月後的一天上午,孟慶昌領著一名怯生生的小夥子來到了學校。
這天正是五月的端午。孟慶昌手裡端著一大碗熱乎乎的粽子,對張廷瑞介紹說:“老師,他叫趙福龍,是我的好朋友。這粽子是他家送給您吃的。還熱著哪。您快吃吧!”
張廷瑞接過粽子,感激地說:“謝謝你倆。更要感謝你們的父母。不過以後可不要這樣做了。因為誰家都不算富裕。作為一名老師,隨便收學生的饋贈是有失師道尊嚴的。”
孟慶昌很認真地說:“您不是教育我要樂於助人嗎?我們就是想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說到就得做到。否則就是華而不實。是讀書人所不恥的。”接著笑著說:“老師,我現在已經開始教他讀《千字文》了。他比我還聰明哪!只要是教上兩遍,他自己就能讀了。您不是還說過麼:做人要知恩圖報。要飲水思源。趙福龍說:沒有您教會我,我怎麼可能再教會他呢?所以,他說要感謝您這位大恩人。於是我們就來了。他奶奶也很支援我們這樣做。這些粽子都是他奶奶親手包的。可香啦!”
此時,十七歲的趙福龍還一直沒有開口說話。只是用一雙聰慧睿智的大眼睛死死地盯著張廷瑞的臉。
張廷瑞充滿好感地問趙福龍:“你也喜歡讀書?”
張福龍說:“恩!可我家……”
張廷瑞制止他說:“你不要說了。既然這麼喜歡讀書,以後就和孟慶昌一起來找我吧!我收下你這個學生了。”
孟慶昌提醒說:“趙福龍,還不快給老師磕頭!”
趙福龍剛要屈膝跪地,就被張廷瑞攔住了。並善意地責備孟慶昌說:“孟慶昌,你怎麼還來這一套啊!我不是說了嗎?這是舊禮教。早就被廢除了。既然都是朋友,彼此都隨便點。你們有困難了,我來幫你們。等我遇到困難了,你們再來幫我。這樣我們這個社會就和諧了、美滿了。老百姓的生活才像到了天堂一樣。當然了,我這只是打個比方而已。其實,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天堂可言。天堂一詞,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嚮往。今後你倆就是讀書人了,千萬不要迷信什麼上帝和天堂。真正的救世主是我們自己。真正美好的生活還得靠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記住我的話了嗎?”
孟慶昌、趙福龍同時響亮地答道:“記住了。”
≈t;ahref=≈gt;起點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t;a≈gt;≈t;a≈gt;手機使用者請到p;ap;a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