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搖頭說:“縣長,放心,我張某並不是貪生怕死的主,我待在這裡,是向高安百姓表明,我們獨立團有能力保衛他們的生命財産安全。縣長你立即組織民眾轉移,等突襲結束後,再讓百姓們返回。”
董壯飛參謀長看著張昊的眼睛,小聲問:“您確定不走?”
張昊點頭說:“不走,你們趕緊去忙你們的事情,我還要思考更加重大工作呢!”
董壯飛參謀長、趙大志副團長和縣長發現勸不走張昊後,他們便退出去忙各自的工作。
雪兒來到張昊身邊,把電報遞張昊,大聲說:“日軍下達了突襲命令,將有五十架日軍飛機從南昌各機場起飛,一起過來轟炸高安。”
張昊看了電報後,看著雪兒的眼睛,笑說:“太好了,關鍵時刻,你的情報工作有了重大突破。給我步話機。”
雪兒趕緊跑過去從參謀手中接過步話機,張昊撥通趙大志副團長,大聲說:“日軍剛剛發出突襲電報,你防空工作估計還有一個小時。”
趙大志大志說:“明白,機槍差不多全架好了。”
雪兒想離開,張昊小聲說:“等一下。”
雪兒站住,看著張昊等張昊說話。
張昊小聲說:“給兵工廠發份電報,詢問火箭筒研製情況。”
雪兒大聲說是。
黑雲壓城城欲摧之時,張昊的腦海中正在勾劃襲擊日軍機場計劃,詢問火箭筒研製情況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在襲擊日軍機場時想啟用。
前一階段兵工廠傳回的資訊是,火箭筒處於試射階段,張昊不清楚火箭筒試驗到了哪一個階段。假如試驗結束可以用了,張昊就讓張江立即送過來。
火箭筒用來打飛行中的飛機不現實,但打坦克和飛機場卻是利器。飛機場周圍一定有日軍明碉暗堡,火箭筒正好可以用來摧毀。
至於火焰噴射器,張昊並不急著需要使用,那東西畢竟只能近距離武器,對使用人員的安全性很難保障。
反坦克火箭筒研製的意義極大,在反坦克火箭筒基礎上可以衍生研製出很多種武器。
半個小時後,雪兒回來把兵工廠電報遞張昊,張昊接過看後,立即笑了起來,說:“很好,試製出五具,試驗即將結束,現在只是在除錯瞄具,射程可達兩百米,幾天內就可以裝備隊伍了。”
雪兒眉開眼笑說:“有了這種新式武器,我們就不怕日軍坦克了。”
張昊點頭說:“這種武器不僅能打日軍坦克,還能打日軍明碉暗堡。可以直瞄,效果非常好。”
雪兒笑說:“這可是您的發明,你太了不起了。”
張昊搖頭說:“沒什麼,未來人們使用的武器不知比這先進多少倍的。”
雪兒笑說:“未來人的情況,我們誰也不可能知道。”
張昊閉嘴,不能再多說什麼了。
張昊清楚,在現代美國、俄羅斯、中國這些大國,摧毀坦克武器非常恐怖,不說其他武器,只說末敏炸彈,在一群坦克上空引爆一枚末敏炸彈,就能把坦克叢集全體摧毀。
打飛機連高射炮都逐步放棄了,主要使用的是防空導彈系統。中國借鑒學習俄羅斯的s300,研製出的紅旗9,防空能力也很強。
在抗戰時代,這種防空系統永遠都造不出來,原因是電子裝置屬於高科技,當時的科技水平決定了,不具備研製能力。
張昊很務實,從來都沒有思考過研製導彈。
張昊只想研製出反坦克火箭筒,因為這種武器在當時蘇聯、德國、美國都擁有研製能力,而且還裝備了部隊,張昊只是比這些國家先行一步。
至於如何在這種武器基礎上,再衍生研製出其他武器,張昊當然會開始動腦筋思考起來了。
前一階段,張昊思考過打飛機武器,但沒有理出頭緒。張昊畢竟不是科技人才,只是特種兵高手。他對武器使用很熟悉,卻不知道怎麼製造。
張昊假如是現代武器製造專家穿越過來的,情況又會大不相同。
周永強跑來,大聲說:“東北側出現了大群飛機。”
張昊“騰”地站起來,來到視窗看著東北方,大聲說:“全體特戰隊員注意躲避轟炸,所有人員都給我躲好。”
周永強大聲說是後,跑了出去。
雪兒來到張昊身邊,小聲說:“您不應該待在這裡。”
張昊柔聲說:“縣政府不是一兩顆炸彈就能炸毀的,放心吧!我們的周圍機槍密度極大,日軍飛機膽敢低空飛行,一定逃不了被擊落命運,假如高空投彈,想炸中縣政府,難度極大。”
雪兒點頭說:“我會祈禱老天保佑您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