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張昊李康時副團長和董壯飛參謀長三人看著地圖,張昊指著英山縣說:“這個地區應該沒有日軍,四周都是山,我們就往這裡轉移。”
李康時副團長小聲說:“您怎麼知道這裡沒有日軍?萬一駐有很多日軍,我們豈不是撞槍口上去了?”
張昊是從現代穿越過去的,他知道英山沒有被日軍佔領。再說了,日軍也沒有必要派出大部隊佔領英山。因為佔領成本太高,日軍第11軍的主攻方向是武漢,明年春天是平漢線以西大洪山與桐柏山區的第五戰區主力部隊。政府應該還健全,政府軍與新四軍都應該存在著。到那裡去後,可以在多餘的繳獲槍中抽出一千支左右,武裝當地軍隊包括新四軍,從而使這裡的隊伍具有打遊擊戰的能力。想起英山有新四軍,張昊還是有點小激動的,張昊現在的身份是22集團軍獨立團,受第五戰區長官司令部直接領導,但他本人卻是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新四軍是親人,是孃家人,能幫的,必須幫。
到了英山縣,不僅可以幫新四軍,幫,還能獲得給養。張昊是第五戰區少將參謀,是具有領導權威的。到了那裡後,政府必須聽張昊的,隊伍的吃住問題可以讓當地政府幫助解決。
因為事關重大,必須求證。
張昊對董壯飛參謀長說:“立即給長官部發報,請長官部告訴我們英山情況,告訴長官部,我們獨立團暫擬轉移往英山。”
董壯飛參謀長點頭說:“行,我現在就去發報。”
很快李宗仁將軍的回電到,同意獨立團轉移往英山,五戰區上校高參楊必聲是英山縣長,長官部馬上通知揚必聲率部到檀林接應。
張昊得知英山縣長是五戰區高參上校揚必聲,雖然不熟悉,但他一定知道張昊也是五戰區參謀,級別比楊必聲還高,非常高興。
張昊對李康時副團長和董壯飛參謀長笑說:“這下大家放心了吧?”
李康時副團長和董壯飛參謀長也都很高興,連連點頭。
張昊說:“為了能夠安全轉移,我決定二營、三營主要負責轉運物資彈藥,能搬走的,全都搬走,團部隨二營三營行動,一營負責對日軍展開一次大的行動,吸引日軍注意力,四營負責接應一營。物資運到檀林後卸下,二營三營接應一營和二營,物資由英山縣隊伍和民工搬運。獨立團只要撤到蘄春以北二十裡路以上,日軍第六師團即使發現了我們的行動方向,也只能望洋興嘆。我去請周老家管家派兩個認識路的農民帶路。”
李康時副團長點頭說:“我留下來和一營在一起,負責斷後。”
張昊點頭說:“可以。你們假如沒有補充意見就這麼定了。”
這天晚上,天寒地凍,呵氣成霧,二營三營和團部在夜色中悄悄往北轉移。
張昊騎在高頭大白馬上,披著從日軍中繳獲的佐官才能穿的黃暱大衣,身前坐周老女兒小花,在警衛排的簇擁中,往北走去。
在崎嶇山路上,馬走得比較慢,月亮被一片淡淡的雲遮著,路看不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