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頤誠一待,北海鈞流信有真。
高嚴在室,敢稱榮考?
嘉孫繞膝,款敘天倫。
背倚青山;鄰賢勖裡。
朝迎水慢;暮送雲溫。
閑誦清騷,聊棲遲以寄勉;
偶監童課,不汲譽而虛聞。
弱冠難量,頻耽白眼。
雄圖未按,暌應時文。
遂涉千裡之外,求申實學於異邦;
期窺六經其詳,誓起鴻明於自審。
呵潤僵毫,焚膏繼晷;
泣哀慈貌,暑往寒輪。
畢剔光搜,理縈緒於千書;
存菁去蕪,字精思為億陳。
故國馨安,魚寄曲枉;
乃心舉曠,鶴載回春。
五旬菁萃,配伊周之盟府;
四紀瑩華,光有漢之史宬。
兩袖清風;孓身素意。
謝奉麟閣;辭歸桑閫。
呢春池與秋月;醉杏淺而梅深。
仰松藤兼竹露;俯魚浪或鷗痕。
時吉添壽;福望成貞。
舉飲求殷;揮觴累寸。
李思遠老人良辰吉宴,開席——”
然後獅子咚咚咚地舞了起來,鞭炮放過兩掛,大菜流水般端上,李家各兄弟至親在知客師的帶領下穿插在各個席面上同大家敬酒。
老伯邀請一眾大佬們在祠堂裡邊席面上就坐,馬部長低聲問道:“剛剛那壽詞,是良儲老人代筆還是思遠先生您自述?堪稱典雅。”
老伯微笑道:“父親給兒子寫壽詞,打自古沒這規矩;文章裡好多馬屁臭不可聞當不了真,自然也不是我的手筆。呵呵呵,是我家侄兒搞出來的花樣,喏,過來了,就是他!皮娃!”
就見李君閣帶著阿音和美嫻過來,笑吟吟地說道:“今天好日子,各位尊長,待我和阿音先敬過壽星,再敬大家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