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閣說道:“這是騎行道,不走大車的,很快,花期過後就整治各家門前的一段,不過加上沿途景觀,怎麼都還要兩個月。”
來到院子,只見景緻已經有些不一樣了。
雞圈鴨棚已經撤走,兩廂外邊的梨樹下已經清理得幹幹淨淨,形成了兩個小茶園,下邊是一張張帶孔小圓桌,圓桌中間有孔,是留著插大傘用的,周圍是藤椅子,已經坐了不少遊客在品茶了。
還有一幫大概是美術專業的學生,正在老師的帶領下用水彩寫生。
本該是豬圈和柴房的兩廂,現在已經將牆體拆掉,變成兩個青瓦棚子,一邊是水房,另一邊連線廚房的是簡易餐廳。
六棵大梨樹正值盛花期,恣肆地釋放著自己的生命力。
李君閣看了看遮滿頭的梨花,突然想起來一個問題:“君玄老哥,這梨樹和山櫻接的果子味道怎麼樣?”
君玄老哥說道:“老山櫻酸得要命,梨子也粗,味道實在不怎麼樣,就是家裡老輩兒留下的一個念想而已,真要吃還得上鄉裡買去。聽我叔說你是一個吃貨,可還真是名不虛傳,今天中午就在家吃飯!”
李君閣跑進廚房裡邊,檢查了一下幾口大煤砂鍋裡邊燉著的雞湯,又看了下旁邊的甑子裡邊蒸著的瀝米飯,跑出來拍著巴掌笑道:“中午不用操持,就那雞湯冒飯就行!君玄老哥,家裡女主人都是好手藝啊!”
君玄老哥說道:“那可怎麼好意思?!”
李君閣搖著手說道:“可千萬別不好意思!我都好久沒吃過雞湯冒飯了,剛剛一進廚房這饞蟲就給勾了起來!”
一眾人又去後山看了盛開的山櫻,現在這老山櫻已經成了這裡的招牌,樹幹周圍圍起了一圈矮籬笆,上山坡的路鋪上了平整的石板,小徑邊上還立了木牌,介紹了山櫻樹的來歷,同時提醒遊客這棵樹對盤鰲鄉和李家溝李姓人家的重要性,欣賞就好,千萬莫要攀折。
觀賞了一圈回來,李君閣身邊的人一下子就少了一多半,尤其是女生們,圍著山櫻樹轉圈找景拍照,根本叫不下山。
李君閣只好對君玄老哥搖著頭笑道:“算了,由得他們,我們下去喝茶。”
來到梨樹下坐下來,蘭香背上揹著扁鼓過來上茶,叫了一聲“么爺來了”,然後熟練地放下茶碗,翻蓋,添水。
一看蘭香控制碗蓋用的是小指,李君閣就贊道:“蘭香這手練得不錯啊!”
蘭香一笑,給兩人挑好蓋,留下一個熱水瓶說道:“么爺你跟爺爺慢慢聊,我還得去洗酸菜呢,就不陪您說話了。”
哥倆在花樹下坐下聊天,君玄老哥看著自家的茶園,說道:“誰想得到,光這一個月下來,都是以往地裡邊兩年的進項了!”
李君閣說道:“這事情可以做吧?”
君玄老哥拍著腿道:“太可以做了!現在我雞湯冒飯跟鄉裡邊一個價,十元一份,然後就是酸菜炒雞血,冒血,冒粉絲,泡椒雞雜,酸菜炒鮮筍,洗澡泡菜,光這些一天都能賣出兩百來份,還有茶水的進項,現在一天能賣出兩千多的收益,我家老婆子幹得那叫一個歡實!每天都要坐船去鄉裡買雞!”
說完又拉著李君閣的袖子說道:“說起這個還要拜託皮娃你個事情。法王寺果山師傅聽說我是你介紹去的,賣了我兩百斤茶葉,加上你幫襯的那些,算是夠用了……”
“就是,就是我估摸著接下來各家各戶都要照我們家的套路來,皮娃你給老哥出個主意,怎麼能保住我們家現在的優勢,德新可是你親自取名的末末,這份家當,以後都是給他留著的。”
李君閣笑著擺手道:“以後都是系統打分,這個我可幫不了你,不過我覺得只要你能將這些老果樹護好,再將服務水平提升上去,這優勢就能保住。”
說完眼珠子一轉,讓蘭香取來紙筆,唰唰唰寫下兩行字,說道:“我能幫哥哥你的,就這麼點了。”
君玄老哥困惑地將紙接過來,見上面寫著一副對聯:“溪山啟鸞鳴,茶來鳳頂無雙品;花杪張龍意,水自鰲頭第一家。”
君玄老哥又猛拍了一下大腿:“好!弟弟這個可太好了!哈哈哈,從盤鰲溪源頭算起,哥哥這裡不剛好是第一家嘛!以前都是道聽途說,今天可算開眼了,你上河李家弄這個,還真跟玩似的啊!”
李君閣笑道:“老哥哥你喜歡就好,第一家可以從源頭算,也可以從入水口算,不過有花又有樹的第一家,非你莫屬!”
君玄老哥一聽這第一家還可以從兩頭算,連忙招手:“道正!道正你趕緊去鄉裡定一副板子,把這對子刻出來!”
李道正趕緊過來,拿起單子就要走,君玄老哥又將他叫住:“等等,幹脆將橫匾也做了,皮娃你幫忙幫到底。給我們這裡取個名字吧。”
李君閣指了指半山上招展的花枝笑道:“名字還不是現成的?橫匾上,就留‘祖櫻’二字足矣。”
說完又對李君玄拱手為禮:“老哥哥,李家全族,都得謝謝你們家護樹這份功德。”
李君玄叫李道正趕緊去鄉裡,然後說道:“憨包祖奶奶也是我家祖宗,功德說不上,本來就是分內之事。”
說完又笑道:“八百年後還能保佑子孫發財,憨包祖奶奶這才叫功德!”
兩人都不由得端起茶碗來遙敬了一下,然後一起哈哈大笑。